2006年文言阅读试题特色解析
广东中山市教研室 张宝华
[试题回放]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人们为什么“多以书假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从本段看,作者至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
(2006年广东省课改区中考试题)
[错答探因]
1. 错例一:我高兴了,才又向他请教。
错例二:等到他高兴了,我才又请教。
分析:错例一“俟”(等到)未翻译出来,“其”翻译错了,不是“我高兴了”,是“等到他高兴了”。错例二“焉”未翻译,“向他”的意思没有表达出来。
2. 错例一: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错例二: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分析:错例一没有直接点出借给我书的原因(守信)。错例二与“因为我守信,按时还书”不沾边。
3. 错例一:(1)勤奋;(2)好学;(3)不耻下问。
错例二:(1)刻苦;(2)谦虚;(3)吃苦。
分析:错例一、二均概括得不全面,错例二“刻苦”与“吃苦”意思重复,错例一“不耻下问”用词不当,向长辈求教不能用“不耻下问”。
[应对策略]
1. 本题考查对浅易文言文翻译和理解的能力。首先注意重点词,“俟”字的古义是“等到”,“焉”字在这里意思是“于之”,即“向他”,然后根据现代汉语的规律串通句意或调整语序即可。
参考答案:等到他高兴了,我才又向他请教。
2. 本题考查对古文的理解能力。先要理解“假余”的意思“借给我”,然后从文段中找出说明“多以书假余”原因的句子,如“计日以还”,“不敢稍逾约”,至后把这些句子的意思用现代汉语表述出来。
参考答案:因为我守信,按时还书。
3. 本题考查对古文的整体理解和概括能力。解答本题要找到关键句,然后把关键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并加以概括,才能得出作者至终学业有成的原因。如“手自笔录”,“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能屈伸,弗之怠”写其刻苦学习:“遍观群书”写其博览群书:“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俟其欣悦,则又请焉”写其虚心求教。
参考答案:刻苦学习 博览群书 虚心求教
[阅卷启示]
从上述答题情况来看,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以下问题:(1)注重基础,把握关键词文言文学习以理清文意为主,但是句中的关键词如重点实词和虚词,一定要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不能似是而非。(2)在课堂上要多探究,从不同角度积思考问题。同类问题应该举一反三。表述避免语意重复,词不达意。
最新资讯
- 1 通知丨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邀您参加中小学教育创新活动——教师人工智能(AI)微课展示活动
- 2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中小学 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
- 3 心理健康讲座丨居家防疫,做孩子最好的老师
- 4 精彩回顾: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讲授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5 喜报!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荣获国家社科基金优秀社科学术社团奖补第一档
- 6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二期:作业设计信息化,减负提质高效率!
- 7 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邀您观看直播: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8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一期: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是关键!
- 9 湖南教育系统多措并举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 10 保定市博野县教体局“三点发力”,扎实做好微课展示活动
搜索热点
意见反馈
-
* 问题反馈:
-
问题截图:
最多3张
-
*手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