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小学教育联盟网

[语文]中考古诗词复习要诀

来源:   2007-04-19 08:25:39

景成实验学校 张虹 朝晖中学 张桂英

  去年中考语文卷除古诗词名句默写之外,新增加了有关古诗词鉴赏的试题。天下古诗词浩如烟海,如何有针对性地复习,并有效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分析2006年中考语文卷古诗词名句默写与古诗词鉴赏试题的命题意图,掌握以下几个要诀。

  NO.1适度扩缩

  在2007考试细则上,古诗词复习目标有两点:正确默写名句,初步鉴赏浅易的古代诗词。复习时要兼顾初中6册书本及《语文课程标准》附录。根据今年3月中考复习会议精神,冲刺阶段复习范围可以适当“缩小”与“扩大”。

  缩小,指将所要默写的名句范围锁定在《课程标准》附录里诗文背诵7-9年级篇目中,可将鉴赏浅易的古代诗词的焦点集中到“绝句”这种形式。

  扩大,指鉴赏的绝句可能来自课外(2006年来自《语文课程标准》附录篇目1——6年级的背诵篇目),所以复习绝句要超越初中3年课本范围,起码延伸到《课标》附录篇目。

  NO.2把握重点

  在对6册课本及《课标》中要求背诵的篇目有了积累后,要善于抓住名篇名句进行重点训练。这些名句往往有如下特点:巧用修辞意蕴深刻: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蕴涵哲理发人深省: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情景交融令人深思: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情感积警策励志: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NO.3抓住共性

  把握共性复习,可以事半功倍。如从作家作品入手,一个诗人的个性特质,会在他的许多诗中表现出来,像飞流直下三千尺、千里江陵一日还中,尽现李白的浪漫豪情。从诗歌类别入手,像边塞诗中的奇异悲壮、田园诗中的斑斓丰饶、咏物诗中的“物”即“人”。又如从抒情方式入手,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从表现手法入手,有衬托、对比等。还可以从修辞手法入手。复习时要注意比较异同,加深理解。

  NO.4注意变异

  语文古诗词默写的常规题型为“续句型”,但有时会变异为“理解型”,即给出要求背诵的诗句的含义或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按提示要求写出相关内容。古诗鉴赏的题型一般为简答题,往往从用词、句义、表情达意和所用手法四个方面选择两个角度出题。语言表述上常常用如“某词、某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但2006年古诗鉴赏的两个题目却没有出现专用术语,而变成类似“某词写出了某物的什么特征?某句是名句,请简要分析”这两种题型,其实答题时仍要紧扣“比喻”、“化虚为实”等手法的作用来拟成答案。

扫一扫,下载App端
扫一扫,添加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