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初升高、小升初政策出台 解析招录规定
备受广大家长和学生关注的2007年成都市“小升初”和“初升高”政策同时出台。今年成都的中考时间为6月16日至17日,小学六年级的毕业考试时间定为6月18日至19日,7月20日前完成微机排位。
对于2007年的“小升初”,成都市教育局强调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各公办初中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考试选拔学生,不得将各类竞赛成绩作为学校招生的依据或附加条件。
成都市2007年中考政策也于昨日出台。今年中考时间定为6月16日、17日,考试科目共设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体育六科,总分满分700分。其中体育考试将于本月底以前单独进行,满分50分。《规定》还对今年中考的加、降分政策作了明确限定,考生至高可获得30分的加分,同时也有至高20分的降分。
今年初升高至高可加30分
记者昨日从成都市教育局获悉,《成都市2007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招收初中毕业生)考试工作实施规定》正式出台。据了解,今年中考时间确定为6月16日、17日,实行全市统一命题、统一考试。考试科目设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体育6科。其中,体育考试本月底前单独进行,满分为50分。
规定还对今年中考的加、降分政策作了明确规定,在教育部与科技部共同组织的全国科技发明创造比赛中获一等奖以上者,参加规定比赛在比赛中达到体育总局颁布的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一级的学生运动员,可获至高30分的加分。
中考成绩是怎样计算的?
据了解,今年中考考试时间安排为:6月16日上午考语文,下午考物理、化学;6月17日上午考数学,下午考英语。体育考试在本月底前单独进行,满分50分。
九年级结束时,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5科的毕业考试与升学考试一并进行。毕业成绩只计A卷成绩,以等级形式呈现,分A()、B(良好)、C(及格)、D(不及格)4级。升学成绩以分数形式呈现。将思想品德(温江区为历史与社会)、历史、生物、地理的毕业成绩等级按A等20分、B等16分、C等12分、D等8分计入升学成绩,满分各20分。
综合素质是怎样评分的?
综合素质表现评价的内容将以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这6个基础性发展目标为主要依据。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评价结果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综合性评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给以整体叙述,展示学生的潜能和特长;第二部分为三年综合评价等级,等级分为A、B、C、D四级。
[特别提醒]评价为C的考生,在报考省级及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时降10分,评价为D的考生在报考省级及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时降20分,报考市级及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降10分。评价结果将在中考前的适当时候书面通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
招生录取是怎样进行的?
今年成都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录取先后分4批进行。
第一批第一阶段为树德中学光华校区单独招生,在该阶段被录取的学生,不再参加以后各批次的录取;第一批第二阶段为中职类学校、民办普通高中、五年制师范(幼师)、市体育运动学校提前招生,指标到校生、直升生(含中职类直升生)、对口保送生、艺术体育特长生、空军飞行学员早期培训基地预备班录取也在本阶段进行。
第二批为省级及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录取。第三批为五年制高职、师范的录取。第四批为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一般普通高中、民办普通高中、中职类学校(包括职业高中、三年制普通中专、成人中专、技工学校)的录取,报考本批学校的学生均可兼报。
中考成绩出来后,由毕业学校和报名点组织学生在网上填报升学志愿。
[特别提醒]在选择填报志愿时一定要慎重考虑,学生志愿信息一经填报上交,不得更改。
直升中职是怎样规定的?
今年中考将实行指标到校生制度和坚持免试直升生制度。
指标到校生制度要求,将省级及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的部分统一招生计划,根据初中办学水平综合评估结果及有利于扶助、备考薄弱学校的原则分配到公办初中学校,由初中学校综合评价、择优推荐入学。指标到校生的范围仅限3年都在该公办初中学校就读的非择校生,要参加统一考试,不公布升学成绩,只公布其毕业等级。升学成绩只作为教育行政部门评价送生学校、来年分配指标到校生名额的依据。从2007年新入学的七年级学生起,取消城区现行的部分初中学校对口保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政策,其对口的名额统一分配到各城区。
试行直升的范围扩大到中职类学校,面向成都招收直升生的中职类学校,学生不再参加全市组织的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高中阶段教育学校2007年招收指标到校生的比例为招生计划的15%;公办普通高中招收直升生的比例严格控制在15%以内。
[特别提醒]凡在成都招生的各类学校,必须在省、市招办办理录取手续,否则所录学生均视为无效录取。一个学生只能有一个学位,已被录取的学生,其他学校不得再予以录取。
小升初不得用考试来选拔学生
成都市教育局昨日下发《关于做好成都市2007年初中招生工作的通知》,对今年小升初的相关政策、城区具体招生办法等作了明确规定,并公布了具体日程。通知指出,今年成都初中招生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各公办初中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考试选拔学生,不得将各类竞赛成绩作为学校招生的依据或附加条件,民办学校应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好招生工作。
通知还透露,3年后,五城区自行解决区内初中学生的学位。
招生:分为四个批次进行
通知要求,小学毕业生在参加各类学校报名登记时,必须持有统一编制的报名流水号。
初中招生分4个批次进行:第一批是艺体特长班招生,凡具有五城区和高新区正住户籍及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市居住证持有人子女均可报考,学校对考生进行必要的专业素质测试,提前录取。第二批是民办学校、民办公助类学校自主招生。第三批为公办民助类学校、女子实验学校、科创学校和成都锦城外语学校招生。第四批是微机排位和直接对口入学。城区部分区域的小学毕业生仍由各城区按历史习惯直接对口升入相应的初中。已被上一批次学校录取的学生不能参加下一批次的学校录取。
报名:各类型有具体规定
通知还对回城生、转片生、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报名登记作了明确要求。
正住户籍在成都市城区且在城区外就读的小学毕业生,需回城区就读初中的,应在5月8日至14日到正住户籍所在地的区教育行政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对转片生,学生就读小学与户籍所在地相距较远,需依正住户籍相对就近入学的,应在5月8日至14日向就读的小学提出转片申请,出具相关证明材料,办理转片手续。未办理转片申请的,一律参加就读小学所在片区的微机排位录取。
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以及符合条件并已在成都城区小学就读的居住证持有人子女,需升入成都市城区初中就读的,按城区居民子女小学毕业生升学办法执行。对今年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升入初中,则按成都市教育局相关文件执行。
华西都市报·王迪
最新资讯
- 1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中小学 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
- 2 心理健康讲座丨居家防疫,做孩子最好的老师
- 3 精彩回顾: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讲授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4 喜报!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荣获国家社科基金优秀社科学术社团奖补第一档
- 5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二期:作业设计信息化,减负提质高效率!
- 6 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邀您观看直播: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7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一期: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是关键!
- 8 湖南教育系统多措并举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 9 保定市博野县教体局“三点发力”,扎实做好微课展示活动
- 10 关于开展2022年度课题申报及新单位会员申请工作的通知
搜索热点
- 1 关于举办“AI赋能创新人才培育与学校特色发展”研修班的通知
- 2 通知丨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邀您参加中小学教育创新活动——教师人工智能(AI)微课展示活动
- 3 关于开展2022年度课题申报及新单位会员申请工作的通知
- 4 通知丨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邀您参加中小学教育创新活动——教师微课展示活动
- 5 人大附中精品公开课汇总——走进名师课堂(11月)
- 6 人大附中精品公开课汇总——走进名师课堂(10月)
- 7 人大附中精品公开课汇总——走进老师课堂(7月)
- 8 精彩回顾——国家基础教育网络扶贫扶智暨大规模推广双师教学调研会
- 9 双师课堂教学示范课
- 10 双师课堂的那些事儿——广西省上林县三里中学双师教学经验分享
意见反馈
-
* 问题反馈:
-
问题截图:
最多3张
-
*手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