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知名教师解析中考试题
语文:结构更加简洁合理
合肥三十八中 陈文志
今年的中考语文试题在内容、分值的分布上与去年相比没有变化,但在试卷的结构上有了一处变化:即把去年的第一大题“语文积累”与第三大题“语文综合运用”合并成了今年的第一大题“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使得整张试卷由去年的四大题变成了今年的三大题,试卷结构更加简洁、合理。
第一大题“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中的第二小题将字形、词义、句子变换及古诗文考查放到一道题中,题目较有新意,也更利于阅卷标准的把握。第3题的第2小题要求把《西游记》中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的结果分别写出来,这相对于以往的考法更难一些,对那些没有读过原著的同学来说难度较大。第4题考查的是语文综合运用的知识,其中包含的4道小题与平时的训练较接近,细心的同学应该不会有什么失误。
第二大题“阅读”的分值结构与去年保持一致:两篇现代文40分,一篇两段文言文15分。两篇现代文中包括一篇散文,一篇说明文去年是一篇散文和一篇议论文,后面的题目既有对文章思路和主要内容的把握如第6、第10小题等,也有对文中词句意义和作用的考查与品味(如第5、7、9、12等题),总体感觉今年的两篇现代文阅读的难度低于去年,这相对于以往现代文阅读难度过大,考后老师和学生的“一片叹息”来说更人性化。
今年的作文又回到了命题作文的形式——以“我们的心近了”为题写一篇作文。作文命题形式继2000年该年中考是命题作文“这是我的责任”经历了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以后,又回到了命题作文的形式。“我们的心近了”这个题目可以写我与他她、我与他们、我们群体之间的情感、关系由原先的生疏不融洽到更亲近、更融洽的过程,可以写亲情、家庭生活,也可以写友情、社会、学校生活,可供写作的空间较大,审题难度较小,更利于学生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与真切体验,虽然也是文体不限,但这个题目选记叙这种文体可能更适合一些。今年这个作文题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形成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纵观今年的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整张试卷结构更加简洁、合理,内容在稳中有变,力求突破,也给以后的教学提出了一些需要思考和改进的地方。
物理: 注重基础稳中求新
合肥市三十八中 袁乃玉
纵观2007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试卷,笔者发现这份试卷严格按照考纲要求,贯彻物理新课标的理念,体现初中物理学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特点,难度系数适中,是一次对学生物理基本素养的全面考察。与历年来安徽省中考物理试卷相比,稳中求变,富于创新。从考试内容上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继续保持基本的稳定性,突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试卷中通过设置具体的情景,考察了有关欧姆定律、浮力、热量、压强、光现象、二力平衡和摩擦力等基础知识。力、热、电、光等知识点的覆盖面广、分布合理。
(2)秉承了前几年命题的优点,大部分试题都取材于学生实际生活,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改理念。例如第1小题将北方地窖中利用水凝固放热和空调房间中利用水蒸发吸热并且增加空气湿度两个现象有机整合;第15小题考查了“分子动理论”的有关知识,其中B选项“落在厨房台面上的污渍,时间越久越难擦干净”,贴近生活,立意巧妙。
(3)重视考查学生对基础实验的体验过程,避免死记硬背实验步骤的现象。例如第19小题,考查学生是否能正确调节天平平衡,以及在称量过程中如何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第21小题,考查学生在“测量电功率”实验中电路图画法、实物图连接和实验方案初步设计的能力,从知识内容本身考虑,这些都是初中物理学中至基本、至重要的实验,并且这些实验也是考纲中要求在“理科实验操作考试”中考察的实验,实验的器材简单基础,应该说即便是农村偏远学校也有条件让学生动手体验,从而既体现了命题的公平性,又能够引导一线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基础实验,尽可能形成创造机会让学生走进实验室动手体验的意识。
(4)在注重基础的前提下,通过具体情景,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稳中求变,匠心独具。例如第4小题改变传统命题考查“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角度,引发学生思考“树叶在风中发声”以及“吹笛子发声”的声源分别是什么物体?这一角度的变化不仅能巧妙地考查出学生对相关知识是机械记忆还是真正了解,而且能引导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要多观察、多思考,发挥了中考命题对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正导向功能。
(5)适当降低计算难度,精简题干,减少学生的阅读量。本次试卷充分考虑到计算能力偏弱是目前学生的普遍问题,而现代计算工具的发展,使得单纯的笔算在实际生活中已应用很少,所以将试题的计算难度适当降低。本次试题的另一大亮点是,由于平时的许多习题存在,题干过长使学生在答题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阅读文字,无形中占用了学生对问题本身的分析和理解时间,削弱了学生的审题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弊端;本次试题大都以至简洁易懂的语言,清晰明了地表述问题。切实有效地起到了“减轻学生负担”效果,对于以后的命题和教学均有积而深远的影响。
总之,2007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试题能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很好的起到了“指挥棒”的作用。
化学:试题难度略有降低
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 程厚贵
今年的中考化学试卷,无论从试卷结构、试题内容和考查形式等方面,都体现着“稳中求变,变中出新”的精神,进一步减少了单纯记忆性知识的考查,取而代之的是借助新的背景资料,考查“双基”。试题内容紧密联系实际,充满时代气息,着重考查化学核心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以及科学探究能力,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归纳起来,今年的中考化学试卷有以下特点:
一、注重学生为适应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双基”考查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评价的重要内容,也是评价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载体。今年中考化学试卷在题目内容呈现方式上更加突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如试卷第11题以常用生活用品——干电池为背景,着重考查了物质的分类、金属材料的回收、化合价与化学式以及混合物的分离等重要的知识点,而这些知识点并不是简单地再现,而是通过干电池的构造作为呈现方式,充分考查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化学知识的实用性。
二、关注社会热点,贴近学生生活
今年试题将社会热点、生活实际和工农业生产实际与化学知识融合为一体,设置实际问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试题素材的广泛性和试题情境的真实性,从而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试卷第12题,以“六安王陵”发掘这一重大热点事件为背景,取材具有时代性和真实性,着重考查了金属的冶炼、分子的性质以及溶解度等重要的知识点,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密相连,同时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体现学科特点,重视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对科学探究中几种重要能力的考查,也是今年中考化学试卷的重点和热点。如试卷第15题,以影响H2O2分解反应速率因素为情境,着重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八个要素中的若干方面,尤其在“设计方案”这一环节中,必须把握“控制变量”这一指导思想,试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区分度。
笔者认为今年的中考化学试卷与去年相比,难度略有降低,估计学生考分较去年略有提高。
江淮晨报
最新资讯
- 1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中小学 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
- 2 心理健康讲座丨居家防疫,做孩子最好的老师
- 3 精彩回顾: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讲授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4 喜报!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荣获国家社科基金优秀社科学术社团奖补第一档
- 5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二期:作业设计信息化,减负提质高效率!
- 6 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邀您观看直播: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7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一期: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是关键!
- 8 湖南教育系统多措并举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 9 保定市博野县教体局“三点发力”,扎实做好微课展示活动
- 10 关于开展2022年度课题申报及新单位会员申请工作的通知
搜索热点
- 1 关于举办“AI赋能创新人才培育与学校特色发展”研修班的通知
- 2 通知丨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邀您参加中小学教育创新活动——教师人工智能(AI)微课展示活动
- 3 关于开展2022年度课题申报及新单位会员申请工作的通知
- 4 通知丨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邀您参加中小学教育创新活动——教师微课展示活动
- 5 人大附中精品公开课汇总——走进名师课堂(11月)
- 6 人大附中精品公开课汇总——走进名师课堂(10月)
- 7 人大附中精品公开课汇总——走进老师课堂(7月)
- 8 精彩回顾——国家基础教育网络扶贫扶智暨大规模推广双师教学调研会
- 9 双师课堂教学示范课
- 10 双师课堂的那些事儿——广西省上林县三里中学双师教学经验分享
意见反馈
-
* 问题反馈:
-
问题截图:
最多3张
-
*手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