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小学教育联盟网

青春期真的那么可怕吗?青春期的家庭教育误区大汇总

来源: 中小学教育联盟网 编辑:阿晶  2020-07-30 14:24:20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并且一定会度过的时期。大家给与青春期的定义是:叛逆、早恋、成绩下降等一系列问题,那么,青春期真的那么可怕吗?其实这些都是刻板印象,反而这些刻板印象才会让孩子青春期来临时,让家长感觉如临大敌!

青春期真的那么可怕吗?青春期的家庭教育误区大汇总

其实,当初中生进入青春期的时候,很多初中生的家长也正在“中年危机”,所以当青春期遇上中年危机,更容易让矛盾加剧。孩子和父母互相不理解,不愿意交流。其实,青春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有很多问题但并未对亲子关系造成破坏性影响,冲突加剧但并未降低亲和程度。

孩子身边还是只有“家长”?

初中生已逐渐将同伴作为重要的情感依恋对象。正式步入社会之前,青少年“发展至迅猛的社会性需要是受人尊重的需要、友谊的需要和交往的需要”,他们开始疏远成人而对同伴倾注越来越多的感情,同时萌生了与异性往的强烈欲望,男女生之间的接触显着增加。

这种在同伴群体中培养起来的互动能力,为今后他们进入社会形成正常的人际关系提供了心理准备。

因此,家长需要接受孩子有自己社交圈并且对自己依赖程度降低的事实,支持并帮助子女拓展交往范围。

孩子不开心时希望家长尽快“伸手”?

初中生更希望父母将自己视为独立个体。调查发现,超八成家长和学生均认为亲子间不同程度地存在冲突,主要集中在学习、交友、花钱、隐私、偶像崇拜等“个人选择”方面50.39%的初中生认为“和父母沟通中至大的困难”是父母不能理解我。

不过,在初中生面临心理压力或是负面情绪的时候,并不希望父母像自己小时候那样尽快关切,而是希望父母能够视他们为独立的个体,让他们自己来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异性交往就会导致“早恋”?

家长并不了解异性友谊对于孩子成长的影响。进入初中之后会发现,当孩子身边出现异性时,家长总是会紧张,担心孩子早恋,其实异性交往是青春期孩子的正常心理需求。但是家长担心孩子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会学业受影响、情感上受到伤害等情况。

可见,家长更关注和担忧孩子学业受影响等现实因素,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关注远远不够,更没有看到异性交往对孩子练习相处亲密关系,建立积、健康的爱情观、婚姻观的重要价值。

子女的学业和情感的真正需求

初中生自主学习的意愿更强烈,较抵触家长过度关注与关心。

孩子需要完成从小学生到初中生的转变,家长同样需要完成孩子从小学到初中的转变。小学生可能需要“保姆式”学习指导,而初中生自主学习的意愿更强烈,抵触家长的过度关注与关心。

父亲在家庭中没什么教育优势?

对青春期的孩子的精神引领,父亲更具优势。父亲与母亲的家庭教育方式有着明显的差异,尤其在教育青春期子女时,父亲更关注子女的发展性成长,较少干涉子女的同伴交往,更坦然接受子女变化。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更平等的亲子交流模式,需要父母有更大的包容度和更开放的心态,需要父母更多给予精神层面的引领和支持,这些恰好是父亲的优势。

学习成绩与亲子沟通质量无关?

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倾向于积主动的沟通。良好的亲子沟通在家庭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深入的情感沟通能加深亲子间的相互了解、化解中年家长的心理危机、缓解初中生的青春期焦虑。

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倾向于采取积主动的沟通方式,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倾向于采取反抗、忍耐、妥协等沟通方式。可见亲子沟通的质量是家庭关系和谐与否的标志,亲子沟通不畅或许是产生“差生”的重要因素。

各位家长可以参考以上家庭教育误区总结,其实在家庭教育中给与孩子多一些鼓励、多一些耐心,学会和孩子成为朋友,和孩子一起进步,共同成长!

扫一扫,下载App端
扫一扫,添加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