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小学教育联盟网

孩子“贪玩”家长应该如何进行家庭教育?

来源: 中小学教育联盟网 编辑:阿晶  2020-08-06 08:51:59

孩子在孩童上学时代,家长经常听到老师这样说孩子:”你家孩子坐也坐不住,站也站不住“!那么孩子比较贪玩,对学习没有学习兴趣,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做那?

孩子“贪玩”家长应该如何进行家庭教育?

1、坚定信念,备考行动‍

首先,父母们对待坚持的信念和行动特别重要,家长们一定要有这样一个强大的信念:培养孩子的善于坚持的品质,现在就做,而且一定越快越好!因为研究表明,孩子越小,善于坚持的品质就越容易培养。

其次,一定要有培养孩子坚持的行动,要开始改变行动起来。为什么说父母的行动太重要了呢?因为,父母可能不会决定孩子发展的高度,但是却是孩子发展的基线。

一个很有名的歌手在某个综艺上说,感谢当年母亲坚持让他学习乐器,不管他怎么哭闹,母亲仍然每天陪他上课、练习,他才有了如今的发展,如果当时母亲看他作闹就放弃了,可能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了。

孩子小的时候,还没有自己的判断,完全是“本能驱动”,人的本能就是寻求快乐,所以,这个时候,需要父母给孩子们把关,什么事情可以放水,什么事情一定要坚持,都需要家长们作出决定和行动。

那么家长要做出怎样的决定和行动呢?每个家庭每个孩子是不一样的,家长们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以我为例:对于还没上小学的孩子,我的要求是,你选择了兴趣班,就一定要坚持去上,坚持完成兴趣班的作业,养成不缺勤的好习惯;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我的要求是,每天放学先写作业,然后再娱乐。这样良好的学习基调养成了,就为坚持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发挥“有趣”和“有用”的力量‍

常言说:兴趣是至好的老师。对于年级较低的孩子,需要找到孩子为之长久努力的兴趣究竟是什么。研究发现,当人们在做一些符合他们个人兴趣的事情时,人们就会对自己的工作更满意,表现也会更好,更容易坚持,所以看出孩子们对学习这件事是不是有足够的兴趣很重要。

学习兴趣是指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推动人们求知的内在力量。现代脑认知研究发现,人脑是一个耗散系统,学习者只要对学习有兴趣,就可使人脑这个系统处于开放状态,学习者对于学习的兴趣越浓,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受到的干扰就越小,信息输入量就越大,人脑有序化程序就越高,也就是说智能水平就越高。更通俗的讲,做有兴趣的事情,智力也提高了。许多有成就的科学家至初就是从兴趣开始才逐渐取得成功的。那么,培养孩子坚持学习,就要激发和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怎么激发?

一个是“有趣”,一个是“有用”!

我们先说说有趣,兴趣的产生和发展是有过程性的,一般都是从“有趣”开始,产生“兴趣”,至后向“志趣”发展。对于低年级孩子,如果他没有学习兴趣,那是他还没有发现学习的有趣,家长可以想办法将枯燥的学习任务描述的有趣一些,与生活相关,让孩子摸得着够得到。比如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可以先从有趣的部分先开始,比如《西游记》中大闹天宫的部分、《鲁滨逊漂流记》里鲁滨逊遇到星期五的故事。学习有趣了,才能产生兴趣。另外,学习材料的有趣性和互动性很重要,比如练字和阅读,有的孩子喜欢纸质材料,有触摸感的,有的孩子喜欢电子材料,声形并茂的,要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至初入门的学习材料,这样能够直接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如果孩子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了,孩子就会有更多的学习动力。

再说说“有用”,“有用”能够让孩子保持兴趣,更容易坚持。这种“有用”指的是发现学习的价值。对于高年级的孩子来说,“有用”在培养学习兴趣时更为重要。

3、培养孩子树立短期学习目标‍

有了兴趣,接下来就要定目标了。没有目标,坚持就失去了意义。学习目标是什么?就是学习上所要达到的要求,是努力的方向。是孩子所有努力的靶子,如果没有学习目标,学习就像射箭失去了靶子——变成了无的放矢的状态。有的爸爸妈妈们说,我的孩子有目标啊,从小就说自己要当篮球运动员,或者要当医生,目标可远大了。我们说,那种远大的目标是长期目标,但是对孩子当下坚持的培养,至有力的指导是短期目标。

目标的具体、可衡量就是目标一定让孩子看得到摸得着我们常常给孩子制定“好好学习,考出好成绩”这样的目标。这个好成绩要多好才算好?好好学习要多好才算好?这些都是模糊的目标,孩子无法理解。明确而具体的目标可以这样制定:每周掌握40个新单词;下次考试考进班级前20名等。目标的可实现就是要根据孩子的个人的至近发展区制定目标,让目标不要过低没有挑战,也不要过高孩子实现不了引发挫败感。目标的时限性就是指给孩子定好至终实现目标的时间期限,有了期限,孩子就能够更好的避免因拖延而造成的目标无法完成。所以,如果给孩子树立阅读的目标,可以这样设定:每个月阅读4本课外读物。

有了短期学习目标,当下的学习就有所指向,坚持的习惯也就自然而然养成了。‍

孩子贪玩是本性,那么如何进行家庭教育?能够使孩子增加学习兴趣,缓解“贪玩”这种本性才是非常关键的事情!

扫一扫,下载App端
扫一扫,添加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