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如何进行?

亲子阅读是非常好的培养孩子阅读能力以及阅读习惯的方法,并且还会增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更好的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那么如何更好的进行亲子阅读?
1、巧设问题法
家庭亲子阅读应充分尊重孩子的选择,一定要先从学校所喜闻乐见的经典故事图画书入手,待阅读兴趣慢慢培养起来后,再逐步扩大阅读范围。
孩子普遍喜欢重复自己喜欢和熟悉的东西,听故事、讲故事也是一样。有时父母可以当孩子的听众,甚至可以一边听、一边好奇地发问。例如孩子在讲《小马过河》时,父母可以借机提问:“为什么小松鼠被淹了,而老牛却没事?”这时,也许宝宝会很得意地告诉你:“因为小松鼠个子小,老牛个子大啊!”。这样的设问不仅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更能让孩子在阅读中找到成就感。
2、情景模拟法
“情景模拟”是指家庭成员一起表演图画书的故事情节,父母参与表演能大大提高孩子阅读的积性。
在演故事之前,父母可以用一本图文并茂的故事书来吸引孩子,并通过朗读来激发孩子的表现欲。父母在表演时,语速要慢,表情要丰富,便于孩子受到故事气氛的感染而进入状态,并且进行自主性地模仿。一旦孩子表示出参与欲望,父母就可以积地鼓励他加入表演,无论孩子的认知水平、语言表达水平和表现能力如何,父母都应让他担当主角,进而使他爱上表演、爱上阅读。
3、有序观察法
阅读中,孩子只有认真观察故事画面,才能理解内容。因此父母要引导孩子学会观察,并提出能引起孩子观察的问题,帮助孩子理解。
父母可以由浅入深地让孩子观察,如“故事画面上有什么?”、“他们在干什么呢?”、“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一部分呢?”等,在孩子逐次观察并理解画面后思路会更清晰,也能在大人的讲解中把握好故事的结构。
家长长期坚持引导孩子进行有序观察,可以让孩子掌握阅读的方法,更好的理解故事情节结构和人物特征。不但培养了孩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同时大大增强了孩子的观察判断能力。
4、分享讨论法
采用此方法需要一定的策略,才能引发孩子表达的兴趣。阅读前,父母可以先摆摆“噱头”,激发孩子听故事的好奇心:“今天,妈妈要给你讲个非常好听的故事哦!故事里有一只非常可爱的小白兔,它要跟宝宝做朋友呢!”
阅读时,父母也可以跟孩子交流截然相反的意见,激起孩子的好胜心,这样孩子听故事、看书的兴趣也会大大增加。阅读后,父母可以留个结尾或将故事的结尾作为新故事的延伸,和孩子一同续编故事。父母要按照书中的情节去诱导孩子想像后面将要发生什么事,通过讨论可以让阅读更有趣,也能让孩子真正汲取书中的营养。
5、手指点读法
手指点读对于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前提是让孩子拥有一个固定的故事时间。每天按时给孩子阅读,就好像吃饭、睡觉那样,会让孩子渐渐养成习惯,并产生快乐的期待情绪,每天临睡前的半个小时就是很好的阅读时间。
刚开始让孩子学习手指点读时,父母可以拿起孩子的小手,讲到哪儿、指到哪儿。在手指点读时,父母可以故意放慢一些语速,将相关的图片或文字都用重点语气突出一下,这样,下次孩子讲故事时的点读就会很顺利地展开了。手指点读时,首先要大声地念出书名,读书的速度要让宝宝与点读的速度相符。读书的声音要不断地变化,根据情节调整音量、速度和语调。
6、互动提问法
有问有答的互动提问式阅读适合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因为他们有一定的认知能力,求知欲也较为旺盛。
阅读中,父母可以和孩子来个小小的知识竞赛,看看谁看书看得仔细、知道得多、回答得快。争论和抢答的过程也是很好的一种阅读氛围,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可以激发孩子再次阅读、深入阅读的想法,从书本上寻找答案。求知欲是至直接的阅读契机,互动式的提问能激励孩子在书本中探索、思考,提高孩子思维的能力。
希望父母也好好的重视和孩子进行亲自阅读的这段时间,和孩子共同享受独处,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最新资讯
- 1 通知丨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邀您参加中小学教育创新活动——教师人工智能(AI)微课展示活动
- 2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中小学 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
- 3 心理健康讲座丨居家防疫,做孩子最好的老师
- 4 精彩回顾: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讲授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5 喜报!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荣获国家社科基金优秀社科学术社团奖补第一档
- 6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二期:作业设计信息化,减负提质高效率!
- 7 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邀您观看直播: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8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一期: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是关键!
- 9 湖南教育系统多措并举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 10 保定市博野县教体局“三点发力”,扎实做好微课展示活动
搜索热点
意见反馈
-
* 问题反馈:
-
问题截图:
最多3张
-
*手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