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小学教育联盟网

亲子阅读如何进行?

来源: 中小学教育联盟网 编辑:阿晶  2020-08-11 13:54:01

亲子阅读是非常好的培养孩子阅读能力以及阅读习惯的方法,并且还会增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更好的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那么如何更好的进行亲子阅读?

1、巧设问题法

家庭亲子阅读应充分尊重孩子的选择,一定要先从学校所喜闻乐见的经典故事图画书入手,待阅读兴趣慢慢培养起来后,再逐步扩大阅读范围。

孩子普遍喜欢重复自己喜欢和熟悉的东西,听故事、讲故事也是一样。有时父母可以当孩子的听众,甚至可以一边听、一边好奇地发问。例如孩子在讲《小马过河》时,父母可以借机提问:“为什么小松鼠被淹了,而老牛却没事?”这时,也许宝宝会很得意地告诉你:“因为小松鼠个子小,老牛个子大啊!”。这样的设问不仅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更能让孩子在阅读中找到成就感。

2、情景模拟法

“情景模拟”是指家庭成员一起表演图画书的故事情节,父母参与表演能大大提高孩子阅读的积性。

在演故事之前,父母可以用一本图文并茂的故事书来吸引孩子,并通过朗读来激发孩子的表现欲。父母在表演时,语速要慢,表情要丰富,便于孩子受到故事气氛的感染而进入状态,并且进行自主性地模仿。一旦孩子表示出参与欲望,父母就可以积地鼓励他加入表演,无论孩子的认知水平、语言表达水平和表现能力如何,父母都应让他担当主角,进而使他爱上表演、爱上阅读。

3、有序观察法

阅读中,孩子只有认真观察故事画面,才能理解内容。因此父母要引导孩子学会观察,并提出能引起孩子观察的问题,帮助孩子理解。

父母可以由浅入深地让孩子观察,如“故事画面上有什么?”、“他们在干什么呢?”、“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一部分呢?”等,在孩子逐次观察并理解画面后思路会更清晰,也能在大人的讲解中把握好故事的结构。

家长长期坚持引导孩子进行有序观察,可以让孩子掌握阅读的方法,更好的理解故事情节结构和人物特征。不但培养了孩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同时大大增强了孩子的观察判断能力。

4、分享讨论法

采用此方法需要一定的策略,才能引发孩子表达的兴趣。阅读前,父母可以先摆摆“噱头”,激发孩子听故事的好奇心:“今天,妈妈要给你讲个非常好听的故事哦!故事里有一只非常可爱的小白兔,它要跟宝宝做朋友呢!”

阅读时,父母也可以跟孩子交流截然相反的意见,激起孩子的好胜心,这样孩子听故事、看书的兴趣也会大大增加。阅读后,父母可以留个结尾或将故事的结尾作为新故事的延伸,和孩子一同续编故事。父母要按照书中的情节去诱导孩子想像后面将要发生什么事,通过讨论可以让阅读更有趣,也能让孩子真正汲取书中的营养。

5、手指点读法

手指点读对于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前提是让孩子拥有一个固定的故事时间。每天按时给孩子阅读,就好像吃饭、睡觉那样,会让孩子渐渐养成习惯,并产生快乐的期待情绪,每天临睡前的半个小时就是很好的阅读时间。

刚开始让孩子学习手指点读时,父母可以拿起孩子的小手,讲到哪儿、指到哪儿。在手指点读时,父母可以故意放慢一些语速,将相关的图片或文字都用重点语气突出一下,这样,下次孩子讲故事时的点读就会很顺利地展开了。手指点读时,首先要大声地念出书名,读书的速度要让宝宝与点读的速度相符。读书的声音要不断地变化,根据情节调整音量、速度和语调。

6、互动提问法

有问有答的互动提问式阅读适合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因为他们有一定的认知能力,求知欲也较为旺盛。

阅读中,父母可以和孩子来个小小的知识竞赛,看看谁看书看得仔细、知道得多、回答得快。争论和抢答的过程也是很好的一种阅读氛围,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可以激发孩子再次阅读、深入阅读的想法,从书本上寻找答案。求知欲是至直接的阅读契机,互动式的提问能激励孩子在书本中探索、思考,提高孩子思维的能力。

希望父母也好好的重视和孩子进行亲自阅读的这段时间,和孩子共同享受独处,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扫一扫,下载App端
扫一扫,添加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