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小学教育联盟网

如何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

来源: 中小学教育联盟网 编辑:阿晶  2020-08-12 09:54:23

在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什么样的家庭氛围更加适合孩子的健康发展?父母应该如何与孩子进行交流?

如何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

(一)、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做合格的父母。

孩子喜欢什么样的父母呢,很多学者都做过调查研究,让我们来看看:

1、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

2、对每个孩子都要给予同样的爱;

3、父母之间互相谦让,相互谅解;

4、任何时候,父母都不要对孩子撒谎;

5、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

6、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父母要表示欢迎;

7、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要尽量予以答复;

8、在孩子朋友面前,父母不要讲孩子的过错;

9、注意观察和表扬孩子的优点,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缺点;

10、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做一个合格的好家长。

家庭是子女成长的第一环境,家长是孩子一生中至重要的教师,也是启蒙老师,家长在不知不觉中教给孩子的,比孩子在学校里学到的还重要。家庭教育成功的家长,都注意自已的一言一行带给孩子的影响。因此家长要为孩子树立榜样,言行堪为孩子的表率。一个合格的家长懂得如何去爱自已的孩子,对孩子的管教是既不苛求,又不放任,即使孩子处在家庭的温暖、幸福之中,又有道德教养。

(二)、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态度观念

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鼓励和批评孩子?家长的教育观念首先影响其教育态度、教育期望和教育方式,并进而影响其教育行为,至终对孩子的发展产生长期的效应。所以要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家长要加强自身的学习,肯定并发扬自己教育观念中积的、正确的因素,转变、纠正那些消的、片面的因素,从根本上优化家长素质,增强家庭教育的效果。

为此,建议家长们,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转变重智轻德、重养轻教的观念,进一步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自觉性。其次,要纠正片面的人才观,树立现代的、全面的人才观,现代社会需要的任何职业的出类拔萃者都是人才。从子女的智能、体能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既让子女获得立足社会的真才实学,又可免除家长不切实际的期望与社会需求的矛盾所造成的家长及子女的心理挫折与不良适应。

家长应始终坚持品德为重的家庭教育观,把教子做人放在家庭教育的第一位,增强对孩子个性品质培养的认识,在培养良好思想品德的同时,重视孩子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塑造与培养,在这方面,特别强调的是家长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孩子做出榜样。

要加强孩子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的培养。在家庭教育中,承认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家长要减少以至消除事必躬亲、包办代替、越俎代庖等等的做法,孩子的事应该让他们自己做主,尽量自己去做。作为家长要改变一些不正确的教养态度,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要把孩子看作家庭的一份子,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和建议,给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间。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在竞争面前,不会退缩。因此对待孩子要爱而不宠,养而不娇。

(三)、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

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对子女教育不要脱离实际,要根据孩子自身的发展规律、心理现象及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不试图控制孩子,而在日常生活中直接面对孩子以及孩子制造的问题,进而重新控制局面,允许孩子“在一定限度内进行选择”,而且有意训练孩子进行有限度的选择。用创造性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努力保持亲子之间互相尊重的氛围。

有很多家长会这样做:允许孩子参与决策,因而更容易赢得孩子的合作;允许孩子在一定限度内进行选择,并让他们学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在指引孩子的同时着力促进亲子之间的互敬。总之,如果父母愿意先改变自己,那么孩子也会迅速做出相应的改变。在引导型教育环境下,孩子既可以在一定的限度内做出自己的选择,同时也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理解和接受。这时候,孩子就会感到自己似乎得到了真爱,一切便都会迎刃而解,教育也自然会水到渠成。

(四)、正确对待孩子玩手机、看电视问题。

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玩手机、看电视的问题,现在社会上有多种说法,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网络信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让孩子彻底的远离手机和电视,这是不可行,而且有可能会给孩子造成逆反的心理或信息的闭塞。作为家长,要有选择性地引导孩子看一些如动物世界、环境保护、科学探索等节目,并同意与孩子交流、探讨,从而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及学习兴趣。同时要控制孩子玩的时间,至好不超过50分钟。

希望各位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用平稳的心态,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来帮助孩子健康发展。

扫一扫,下载App端
扫一扫,添加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