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妈猫爸》告诉你:起跑线不能决定孩子未来!
孩子的起跑线重要吗?高起跑线一定决定孩子的人生高度吗?
起跑线高是好事情,但是高起跑线也要求孩子更高的努力与追求!
在电视剧《虎妈猫爸》中这几个经典剧情告诉我们:对于家长来说,学会正确的陪伴方式,了解孩子各个阶段生长发育特点,才是至重要的。
经典台词1:
我在单位能管好一百多号人,还管不好自己亲闺女?
剧情回放:
毕胜男的女儿茜茜在奶奶家备受娇惯,她想接回女儿自己教育又怕得罪婆婆,找到孩子的姑姑罗丹帮忙做婆婆工作。交谈中,罗丹质疑毕胜男自己抚养女儿的可行性,倔强的毕胜男非常自信地说了这番话。
教育提示:好领导≠好父母
在单位能管好员工与在家管好孩子是一回事吗?当然不是。这话混淆了职业角色和父母角色,罗丹的认同恰恰反映了人们对不同角色的认知错误。
在职场干得出色未必能当好父母,因为这两种角色有不同的特点和角色规范,使的不是一股劲儿。家庭是育人,职场是谋事,家庭与职场氛围不一样、目的不一样、章法不一样,人际互动的方式也不一样。为什么很有成就的老师能带好几十、几百个学生,出色的老板能管理好成百上千的员工,却可能“玩不转”自己的一个孩子?原因之一就是把职业角色带到了家里,用学校老师、单位领导的方式管孩子,是缺少在不同角色之间进行角色转换的能力,是角色的错位,或者是忽视了自身对父母角色的单独修炼,并不具备好父母的素质。所以说,当好父母与职业地位没有必然联系,更不可相互替代,以“管”的心态面对孩子,不会有好的结果。
经典台词2:
好好学习,才能对得起这个学区房!
剧情回放:
毕胜男得知如果买了学区房,女儿就有资格进入第一小学,尽管自家并不能承受一平方米9万元的高额房价,但她还是执意要买,并不得已去找公婆借钱。
由于两代家庭倾其所有买学区房,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大人们对孩子的期望值。胜男要求茜茜“一定要对得起每个爱你的人”,“一定要对得起这个房子”,无形中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与此相联系,胜男和罗素的冲突不断升级。茜茜认为爸妈经常吵架是因为自己,加之姥爷的误导,孩子一直坚信只要自己考试能得第一,爸爸妈妈就会像以前一样恩爱。多重重压之下,茜茜得了儿童抑郁症,不说话了、不能上学了,这才引发了大人们对自身教育行为的反思,也从反面证实了投资学区房的副作用。
教育提示:买学区房≠投资于人
在这里,毕胜男偷换了“投资”于人的概念,她投资的其实只是房子、是人为地让孩子晚一年上学才能得到的入学资格,并不意味着有了这笔投资,孩子就进了“保险箱”,就具备了成才的必要条件。
其实,对孩子的有价值的投资并不是金钱可以换来的,并不是上个名誉上的重点校这样的短期行为,而是长辈们实实在在地对孩子自身需求的尊重,是在教育孩子的实践中自身的不断反思和修炼,是以良好的亲子关系、夫妻关系、祖孙关系建立起来的温馨、和谐、向上的家庭氛围。一个家庭这样的“投资”到位,孩子才能快乐、幸福,一生都能获得正面回报。
经典台词3:
孩子,你还小,妈妈替你做出正确的选择!
剧情回放:
毕胜男一家搬进了第一小学学区房,可是按新的政策居住两年才具备入学条件。如果想上第一小学,就必须晚上学一年。就在茜茜兴高采烈、全家人准备送她上第九小学的当天早上,胜男不顾全家人反对,执意做出了让茜茜晚上学一年的决定。
胜男的决定,表面上看是为了孩子,实际上在更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期望自己的付出得到回报。用她自己的话说:“我是不想对不起她,也是不想对不起我自己!”却丝毫没有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人,没有顾及茜茜对上学的渴望,以及孩子感觉到的自己与其他同龄孩子的不同所带来的心理创伤。
教育提示:孩子小≠没有参与权
在许多父母心目中,孩子就是孩子,年幼无知,不明事理,他们的一切都应当由成年人操持和把握,父母有支配孩子的权力,你必须听我的,美其名曰“我是为了你好”。事实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无论多小都有能力表达自己的需求,像茜茜这样即将上学的孩子,完全有对与己相关的事情的见解。父母不听取孩子的意见、不给孩子选择的机会,一手包办孩子的事,难免与孩子的真正需要相左而发生亲子冲突。另一方面,孩子成了决定自己事情的“旁观者”,很难有做好这件事的内在动力,更难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父母把选择权给孩子,在尊重孩子意见的前提下做出决定,是对孩子的信任,也会让孩子感到自己也是主人,而特别珍惜这个选择。
经典台词4:
上不了好小学,就要用一辈子偿还!
剧情回放:
毕胜男因为决定让茜茜晚上学1年从而得罪了婆婆全家人。执着的胜男为了赢得理解,主动向婆婆登门解释,遭遇了大姑子罗丹的质问。罗丹认为全家人为了满足胜男买学区房的想法已经掏出了所有的钱,配合了胜男所有的想法,但如今让孩子晚上学是万万不能的,那意味着孩子一步落后步步落后,而倔强的胜男却持相反观点,认为不在第一小学上学就是错误的起点,走错了一步以后,会步步错,不如不走。
教育提示:不读至好的学校≠走错路
受传统观念、现代社会人才评价和选拔机制等因素影响,不少中国家长都不由自主地将孩子的培养视为一场无形的比赛,总希望能让孩子起跑早一点、竞技能力强一点。由此样样都要“标配”,样样都不能“脱节”,总希望孩子能够从小在至好的学校成才,“人生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也因此成了一句至冠冕堂皇的口号。但现实是,每个孩子在成长中都有自己的特点,学习一样东西,有的快一点,有的慢一点。所以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孩子的发展!
至终《虎妈猫爸》的大结局,我们看到大人们对孩子教育的反思是深刻的。茜茜的姥爷,这个曾经靠打骂逼女儿学习、对外孙女出狠招儿、以“必胜诀”催学生玩命的老教育工作者,有一句发自肺腑之言:“从今天开始,我会敬畏每一个小生命,因为每一个小生命都是神圣的、独特的。”这部电视剧向我们说明了:好的家庭教育很重要,同时也要求家长们在进行家庭教育过程中也要学会反思,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最新资讯
- 1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中小学 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
- 2 心理健康讲座丨居家防疫,做孩子最好的老师
- 3 精彩回顾: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讲授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4 喜报!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荣获国家社科基金优秀社科学术社团奖补第一档
- 5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二期:作业设计信息化,减负提质高效率!
- 6 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邀您观看直播: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7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一期: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是关键!
- 8 湖南教育系统多措并举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 9 保定市博野县教体局“三点发力”,扎实做好微课展示活动
- 10 关于开展2022年度课题申报及新单位会员申请工作的通知
搜索热点
- 1 关于举办“AI赋能创新人才培育与学校特色发展”研修班的通知
- 2 通知丨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邀您参加中小学教育创新活动——教师人工智能(AI)微课展示活动
- 3 关于开展2022年度课题申报及新单位会员申请工作的通知
- 4 通知丨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邀您参加中小学教育创新活动——教师微课展示活动
- 5 人大附中精品公开课汇总——走进名师课堂(11月)
- 6 人大附中精品公开课汇总——走进名师课堂(10月)
- 7 人大附中精品公开课汇总——走进老师课堂(7月)
- 8 精彩回顾——国家基础教育网络扶贫扶智暨大规模推广双师教学调研会
- 9 双师课堂教学示范课
- 10 双师课堂的那些事儿——广西省上林县三里中学双师教学经验分享
意见反馈
-
* 问题反馈:
-
问题截图:
最多3张
-
*手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