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如何进行时间管理,备考自己的学习成绩?
时间管理很重要,那么如何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从而备考自己的成绩?
(一)增强时间管理意识
时间的供给丝毫没有弹性,东晋诗人陶渊明曾经写过一首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时间也是一种容易损失的物资,根本无法贮存,唐代诗人李白有"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的名句。
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于人生的开端,如初升的太阳,处于学习的黄金时代。小学教师要让孩子们明白,人的一生时间是非常有限的,一生当中大约有l/3的时间处于求学阶段,l/3多一点是为社会服务阶段,至后l/3是衰老阶段,其中如果去掉睡眠、娱乐、休息、生病等,有效的学习和工作时间是很短的,因此,一定要从小珍惜时间。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多给孩子讲一些关于时间的小故事,然后让孩子谈一谈听后体会。
例如: 课上,教授在桌子上放了一个玻璃罐子,然后从桌子下面拿出一些正好可以从罐口放进罐子里的鹅卵石。教授把石块放完后问他的学生:“你们说这个罐子是不是满的?”,“是。”所有的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教授笑着从桌底下拿出一袋碎石子,把它们从罐口倒下去,摇一摇,问:“现在罐子是不是满了?”大家都有些不敢回答,一位学生怯生生地细声回答:“也许没满。”教授不语,又从桌下拿出一袋沙子,慢慢倒进罐子里,然后又问学生:“现在呢?”“没有满!”全班学生很有信心地回答说。是的,教授又从桌子底下拿出一大瓶水,缓缓倒进看起来已经被鹅卵石、小碎石、沙子填满的玻璃罐。
一个平常的玻璃罐就这样装下了这么多东西,但如果不先把至大的鹅卵石放进罐子,也许以后永远没机会把它们再放进去了。生活中那么多事情,其实都可以像往这个玻璃罐里放东西那样,先进行时间级别分类,如根据大学生的日常安排,按照“事分轻重缓急”进行组合,确定先后顺序,做到不遗不漏。还是要清楚生活中的鹅软石是什么,现在就是计算机和英语呀。
(二)严格规定完成期限
时间管理至重要的是珍惜现在,珍惜今天,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李大钊曾经说过:"我认为世间至可宝贵的就是'今',至易丧失的也是'今'。因为他至容易丧失,所以更觉得他可以宝贵。"要让学生明白:任何事情都要立足"今天",运筹"今天",并落实在"今天"的行动上。
为促使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家长可以根据作业量规定孩子完成作业的时间。
1.规定时间。每次作业前,根据作业量给学生一个合适的期限,要求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给予奖励。对认真快速准确完成作业的孩子要给予奖励,对完成作业拖拉的则不进行奖励,甚至还要有一定的惩罚。
3.前后比较。对完成作业的时间进行前后比较,使孩子在完成的过程中有一种成就感。比如,在作业质量相同的前提下,前几天用了20分钟,今天只用了15分钟,就应该表扬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成功。
要引导每个孩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预先估计完成作业需要的时间,给自己作一个规定。如果完成得好,可以采用自我奖励的方法对自己进行奖励,久而久之,孩子们会不断提高作业的速度和质量,慢慢地体会到要抓紧时间学习的重要性。关于自我奖励的方法,将在后面的策略中详细讲述。
(三)确立切合实际的目标
目标是行动的指南针。但学习目标的确定,受多种因素制约和影响,比如个人的兴趣爱好、各种主客观条件等等。合理确立学习目标,应注意以下几点。
1.目标必须自己订立。学习目标应由学生自己制定,学生参与的成分愈高,对实现目标的承诺愈重,学生会愈努力。这是实现目标的原动力。
2.目标必须切合实际。要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确立目标,对自己现有实际情况做一个比较科学的估计和预测。目标定得过低,轻易即可达到,不利于开发自己的潜能;目标定得过高,则可能成为空中楼阁。
3.目标必须具体可测。指导学生确立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一目了然,各项指标应是可检测的。例如,学生制订的目标可以是:在30分钟之内阅读一篇课文,能大致了解这篇课文的意思,并理解课文中生字的含义;通过一学期的努力,把数学成绩提高到90分以上等等。
4.目标要分层渐进。有一名长跑运动员,是田径场上的常胜将军。有一次记者问她制胜秘诀,她说,我没有接受过什么特殊的训练,只是在比赛时,将整个赛程分成不同的路段,并在各个路段设定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是一根旗杆、一棵大树,也可以是一个标语牌。比赛时,我尽力从一个目标向下一个目标冲刺,直至跑完全程。
学习亦如赛跑。每个人都会有一个目标,比如考上一所理想的中学或大学。在达成目标之前我们可以自己设置许多小的、更快、更容易达到的目标。比如在某一次测验中拿个前三名,或某一篇作文被老师当作范文朗读等等。
5.目标必须有期限。任何一个学习目标,必须限定完成的期限,以避免产生拖延的现象。
(四)了解学习的黄金时段
同样用功一小时,不同的人会因精神状况的不同而令学习效率有显著差异。合理利用至有效率的学习时间是高效学习的关键,所以学生自己编排的学习时段应该是自己至能专心学习的时间,也就是说,要好好利用自己一天里的"黄金时段"。
根据心理学研究,我们在安排学习时间时,以下几个时间段不容忽视。
1.肚子太饱或太饿时都会使头脑迟钝,要让孩子知道,这些时间不适合用来学习。
2.对一般人来说,上午8-10时和下午3-6时是效率至高的时段,中午1时左右和黄昏至差;对于晚上读书的人来说,晚上8-10时是至佳时间。
3.科学家已证实,人体内存有体力、情绪、智力三种周期。一周之中,由于长期的双休日休息制,形成了智力周期,星期一和星期五由于临近休息日,智力有下降趋势。
要保持学生的至佳学习状态,除了保证充分的休息之外,还要让孩子加强体育锻炼,每天挤出一个小时锻炼身体,以切实提高效率。还要让孩子明白,每当感到疲倦时,就应该停下来小休一会,喝杯水或者散散步,短短的休息会使头脑清醒过来,之后再专心学习。
(五)确立规律的学习时段
有规律地利用时间,是增强学习效果的好办法。根据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原理,如果在固定的时间学习固定的科目,每当打开书本,大脑的有关部位就会不由自主地兴奋起来,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如每天早上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背外语单词,时间久了,可增强记忆效果。就像每到吃饭时间,人照例要分泌唾液和胃液一样。
正确的管理时间,能够让孩子在学习效率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新资讯
- 1 通知丨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邀您参加中小学教育创新活动——教师人工智能(AI)微课展示活动
- 2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中小学 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
- 3 心理健康讲座丨居家防疫,做孩子最好的老师
- 4 精彩回顾: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讲授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5 喜报!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荣获国家社科基金优秀社科学术社团奖补第一档
- 6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二期:作业设计信息化,减负提质高效率!
- 7 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邀您观看直播: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8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一期: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是关键!
- 9 湖南教育系统多措并举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 10 保定市博野县教体局“三点发力”,扎实做好微课展示活动
搜索热点
意见反馈
-
* 问题反馈:
-
问题截图:
最多3张
-
*手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