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之间起冲突,家长要不要介入?
今早在微博上出现了这样一条热搜,儿童抢伙伴玩具遭对方父亲殴打,在微博评论中有以下几种观点:
1、对方孩子敢欺负我孩子,我一定要还回去!
2、作为家长打孩子就是不对的。应该和他的父母进行交流,让其父母认识到自己孩子的错误,然后去教育孩子。
3、家长表中立,如果对方孩子的行为严重,那么一定不会让自己的孩子白白受到欺负!
那么,引起一个问题:孩子之间起冲突,家长要不要介入?
这种情况家长一定要及时介入
孩子受到恶意攻击行为时,家长要在尽快及时介入。当孩子受到恶意攻击时,你要告诉孩子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比如有其他孩子拿东西砸你家孩子的头。
当然家长在发现自家孩子恶意攻击别人时,也要及时制止,而不只是说话劝阻不行动。在这种情况不管是自己孩子欺负别人,还是其他孩子欺负自己孩子都要出手及时制止!
这种情况家长可以选择性介入
孩子在游乐场里玩,互相抢公共玩具时有发生,比如抢海洋球等。
其实有时孩子被抢了玩具并不会太在意,因为他压根并不太喜欢这个玩具。这时家长大可泰然处之。
但有时孩子被抢了玩具,会不高兴向家长求救控诉,在孩子主动提出请求时,家长才介入协助处理,而不是主动地替代帮办。
在孩子向你求助时,要问孩子:「你希望我为你做什么?」听取孩子的请求后,家长应该提供机会,给孩子体验一些积的解决方案,例如「不打不成交」 「握手言和」「懂得分享」,千万不要鼓动孩子「报复」「勇敢」等等。
家长介入要有原则
孩子们发生冲突的时候,现实情况往往是家长马上介入,这时事情的性质可能就变了:
家长维护孩子,孩子觉得自己可以更理直气壮;
家长责怪孩子,孩子觉得家长是站在对方的角度伤害自己。
其实,家长可以把冲突事件当作孩子练习社交的机会,让他们先自己处理,在没有故意伤害的前提下去探索尝试。
但如果碰到可能造成人身伤害的情况,要马上制止。
例如,两个小朋友在争抢滑梯使用权,都站得很高,这时候小打小闹也很危险,家长就要马上制止。
冲突处理走流程
1、首先安抚情绪
家长应该尽量理解孩子的感受,首先就要去安抚孩子的情绪。
因为在这个时刻,孩子心里其实也是不舒服的。
比如,孩子们为了争抢玩物而打闹,这时家长不要批判孩子,可以和孩子一起深呼吸,或和孩子一起去他喜欢的地方,让孩子稍作冷静。
2、让孩子表示歉意
等孩子的情绪稍微平静,可以要求犯错的孩子说「对不起」,并「安慰」对方,尽量取得对方原谅。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参与这个过程,鼓励孩子勇于承认错误,争取谅解。如果对方孩子父母也在场,家长可以大方承认自己的错误,用身教去告诉孩子,问题是可以解决的,诚恳的道歉可以取得对方原谅。
这样的经验可以告诉孩子们,通过和谐沟通等其他方式是可以让双方满意的,但由于不恰当的方法造成彼此伤害,根本就是得不偿失的。
但如果孩子正在气头上,怎么也不肯道歉,那家长可以先为代劳,回家再找机会沟通。
3、和孩子探讨解决方法
接下去,要让孩子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同时让他了解怎么做才正确。
孩子们发生冲突,大多是争取权利或表达情绪的行为,如果处理得好还可以一起玩耍,但是表达不当则会变成互相攻击。不管怎样,要非常明确告诉他,之前没有好好思考和沟通就「动手」肯定是错的,要让孩子想想下次可以怎么讲出自己的要求,而不是用粗暴的方式。
比如孩子的玩具被抢了,他生气了就打了对方,那可以告诉孩子,下次发生同样的事情时,可以先和对方说明「您好,这个玩具是我的,请还给我」,如果还是不奏效,可以求助于老师或者其他人。
如果不是紧急情况,等事情结束后,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回想下之前发生了什么,家长要把自己定位成孩子的朋友,而非裁判,帮助孩子一起探索发生了什么,讨论怎么做可以更好。这样孩子会更乐于接受家长的意见,并且学习到如何看待和处理事情的方法。
家长切记:孩子在受到欺负时,要告诉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尤其是非常严重的伤害,要让孩子拥有安全保护自己的意识!但是家长在出手制止的时候,要掌握住一个度,既要保护了自己的孩子又要不伤害别人的孩子!
最新资讯
- 1 通知丨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邀您参加中小学教育创新活动——教师人工智能(AI)微课展示活动
- 2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中小学 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
- 3 心理健康讲座丨居家防疫,做孩子最好的老师
- 4 精彩回顾: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讲授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5 喜报!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荣获国家社科基金优秀社科学术社团奖补第一档
- 6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二期:作业设计信息化,减负提质高效率!
- 7 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邀您观看直播: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8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一期: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是关键!
- 9 湖南教育系统多措并举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 10 保定市博野县教体局“三点发力”,扎实做好微课展示活动
搜索热点
意见反馈
-
* 问题反馈:
-
问题截图:
最多3张
-
*手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