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小学教育联盟网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来源: 中小学教育联盟网 编辑:阿晶  2020-09-16 08:55:47

孩子性格控制能力差,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经常遇到一些小事会哭闹,家长对此也非常困恼,那么孩子的情绪如何学会管理?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1.管理情绪的第一步,就是能识别出自己的各种情绪。

我们可以随时指出孩子的各种情绪:激动、失望、自豪、孤独、期待等等,不断丰富孩子的情绪词汇库。对于爱子心切的父母来说,往往只希望自己的孩子体会到持续的快乐、开心等正面的情绪,不希望孩子经历愤怒、嫉妒、沮丧、失望、悲伤、焦虑、不耐烦等负面情绪。其实,情绪是没有道德意义上的对错的。只要我们是正常的人,就不可能避免遇到这些负面情绪。

2.培养兴趣爱好,提供投入做事的机会。

对兴趣爱好的培养,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心理学家发现,一个有着成熟的兴趣爱好的人,他们对新事情更感兴趣,学习能力更强。因为他们的学习更是出于内在动机,他们有更顽强的意志力和激情。我觉得,兴趣爱好的作用,除了益智、陶冶情操、休闲等等,它还可以像一个心灵上的朋友一样,让人在欢乐时去跟它分享、忧伤时跟它倾诉。

3.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我们大人正常的情绪反应,可以让孩子知道,不必刻意掩饰。我们可以生气。但是如果总是用家长的情绪去管教孩子,这不是好办法。总这样说,孩子会觉得他应该对大人的情绪负责。他会忘记遵守规则的本来的意义,也容易有很多不必要的自责和内疚。正确的方法是,让孩子看到他的不好的行为会有怎样的不好的结果,让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对家长的情绪负责。

4.给孩子自己处理消情绪的机会。

对于孩子的消情绪,我们不要去否认、压制、贬低、怀疑,不要说“这有什么可怕的”、“你不应该感到失望”、“你没有理由生气”等等,而是要帮助孩子去接受、识别,然后再教给处理办法。教给孩子管理消情绪的前提是,我们自己要能从容去对待。

5.教给他处理消情绪的办法。

人在精神压抑的时候,如果不寻找发泄机会宣泄情绪,会导致身心受到损害。生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泪水含有的毒素比较多,用泪水喂养小白鼠会导致癌症。可见,在悲伤时用力压抑自己,忍住泪水是不合适的。另外,在愤怒的时候,适当的宣泄是必要的,不一定要采取大发脾气的方法,可以采用其他一些较好的方法。宣泄法:比如打沙发打枕头(当然对于爱打人的孩子慎用)、撕纸(其实这些宣泄法背后的道理就是,要以破坏性至小,不影响别人的方式发泄情绪);倾诉法:找人聊天、写日记、随意画画;镇静法:数数、深呼吸;转移法:看景色、听歌、运动、做自己的爱好。

6.家庭生活要和谐。

良好的情绪示范、家庭和睦、家庭关系亲密,都会给孩子带来良好的情绪示范。成人要显示出积热情、乐于助人、关心爱护幼儿等良好的情绪。要公正地对待孩子,适当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帮助孩子适应变化的新环境。不能恐吓威胁孩子,也不能溺爱或过分严厉地对待孩子,否则会使幼儿形成不良的情绪和性格。

在日常生活中要心平气和的耐心和孩子说:你不开心的时候要告诉爸爸妈妈,让爸爸妈妈知道你因为什么不开心,原因是什么,这样爸爸妈妈才能开导你呀!你的情绪才会由不开心到开心呀!孩子在生气后,要及时的与他进行沟通,这样孩子才会慢慢的懂得自己的情绪要学会控制!

在孩子情绪管理的过程中,家长要帮助孩子学会找到措施!帮助孩子学会情绪管理能力!

扫一扫,下载App端
扫一扫,添加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