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成为做事情有计划的人?
成为一个做事情有计划,会规划时间的人非常重要!那么如何来帮助孩子养成会规划时间,做事情有计划的习惯?
第一点:和孩子一起做计划。
首先引导孩子让孩子知道计划是怎么回事,例如把自己的工作计划生活计划给孩子看,并且给孩子讲解你的计划,然后征询孩子对你的计划给出他不管对错的建议。比如今天是爸爸的生日我们一起计划一下给爸爸庆祝生日吧,我们先5点开车到家,然后6点去拿生日蛋糕,再然后6点半去菜场买菜,7点半把饭菜做好。等等,我们可以先从简单的事情开始 但是要注意一定是一种征询孩子意见的方式,这样孩子自主的去构想这个计划,可以随时给一些提示问孩子:这样计划可以吗?
如果孩子对你的计划提出疑问 说明他已经有了计划的参与感,及计划意识。过程中孩子提出的疑问或者给出的建议一定要耐心详细的解说及时给与肯定。
第二点:监督孩子按计划办事。
所谓 文武之道 一张一驰,当父母和孩子一起制定了一个完整的计划,必须和孩子一起执行这个计划,不能随意更改及半途而废,训练孩子执行计划的这个过程中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讲制定的计划不易过长,我们设定30分钟计划 1个小时计划,当孩子每一步都执行的很好时我们逐渐延长计划周期。循序渐进形成按计划办事的习惯。
第三点:”逼迫“孩子自己做计划。
假如孩子跟你说"爸爸,今天晚上我想去踢足球"此时爸爸至好不要直接回答说“可以”或者“不可以”而是要询问孩子:“你有计划好吗 ?你想去那里踢球?你需要爸爸陪伴吗?你需不需要带足球鞋? 你是自己走路去呢还是爸爸开车送你?等等目的就在于提问过程中让孩子自己内心模拟出这次踢球的计划。如果孩子回答说“还没有想好呢爸爸”此时爸爸要正面的告诉孩子“这些基本计划都没有做好我们还是不要去了吧,如果想去我们先做个计划吧!"久而久之便会形成计划的习惯!
第四点:白纸黑字写出计划。
孩子制定的计划建议让孩子用纸和笔写出来,其实这一点我们可以理解为”仪式感“要让孩子再”写“的这个过程更加理解铭记计划的重要性。
做事情提前规划,不仅仅会让事情做起来事半功倍,还会备考事情成功的机率,让自己成为做事情有准备的人!
最新资讯
- 1 通知丨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邀您参加中小学教育创新活动——教师人工智能(AI)微课展示活动
- 2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中小学 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
- 3 心理健康讲座丨居家防疫,做孩子最好的老师
- 4 精彩回顾: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讲授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5 喜报!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荣获国家社科基金优秀社科学术社团奖补第一档
- 6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二期:作业设计信息化,减负提质高效率!
- 7 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邀您观看直播: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8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一期: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是关键!
- 9 湖南教育系统多措并举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 10 保定市博野县教体局“三点发力”,扎实做好微课展示活动
搜索热点
意见反馈
-
* 问题反馈:
-
问题截图:
最多3张
-
*手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