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小学教育联盟网

父母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要学会“少说多做”

来源: 中小学教育联盟网 编辑:阿晶  2020-11-02 17:05:40

小时候对于孩子的成长,家长可能会说的多一点,教孩子说话,带孩子走路,但是当孩子长大,家长们会慢慢的发现,你的“说”变成了孩子眼中的唠叨,那么对于孩子的成长,家长是多说一点还是多做一点?

父母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要学会“少说多做”

其实在孩子10岁以前,家长可以多说一点,因为这个阶段是孩子学习的阶段,但是当孩子到青春期,家长就要转变教育模式,由说变为做,否则就会出现以下现象:

一、父母越唠叨,孩子反而越差劲。

在很多家庭中,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父母越唠叨,孩子话越少。而孩子也就不是那么的听家长话,会产生逆反的心理;但是那些父母话比较少的家长,孩子居然会更听话。

这种现象被称为“超限效应”其实父母的唠叨更多的是消耗孩子的耐心,同时孩子年龄虽然小,但是其实孩子什么都懂!

所以:父母说的越多,孩子就越不听话。

二、父母越讲道理,孩子反而会越叛逆。

其实爱讲道理的父母,并不是在给孩子讲道理,而是在讲给自己听,所以孩子并不会把父母口中的大道理吸收、消化,反而会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三、父母自身没有做出表率。

有些父母自身并没有给孩子做好表率,自己身上的错误、毛病不允许出现在孩子身上,所以这就造成了孩子并不会认识到自己身上的问题,更不会自己去改正。

那么家长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一、家长该做的绝对少说。

当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孩子会产生叛逆的心理,当你和孩子说的越多,孩子反而叛逆心理更强,所以家长要认清孩子的年龄段,在适合孩子的年龄阶段找到适合孩子发展的学习方法。

二、家长要学会以身作则。

在任何时候,家长要求孩子不要做的事情,同时自身也要做到,要学会以身作则,不能你做不到的事情反而让孩子去做!

这样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三、多给孩子鼓励。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多给孩子一些鼓励,这样孩子才会更加有自信,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才会更有继续做下去的动力!

卢梭曾说:”世界上至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所以各位家长对于孩子的成长多一些耐心和陪伴,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又可以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扫一扫,下载App端
扫一扫,添加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