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小学教育联盟网

如何看待父母放弃自我式教育?

来源: 中小学教育联盟网 编辑:阿晶  2021-03-16 14:50:47

前几日“#如何看待父母放弃自我式教育#”上了微博热搜,在美国埃默里大学读大一的中国留学生张一得去世,尽管到现在为止,校方和家属都没有说明他的死因,但在一封张一得父亲写给儿子同学的信中,大家猜出了一二。张一得父亲在信里说:“儿子一生中所有的决定,我都是无条件地尊重、认同、接受,包括这一次,他至后的这个决定。”

如何看待父母放弃自我式教育?

张一得的父亲,更让人熟知的名字是“一得他爹”或“老得”。

“老得”曾是一名企业高管,儿子一岁时妻子离开后,“老得”辞职卖房,搬到郊区,全职带娃。这样一个无可挑剔的爸爸也培养出了一个让人羡慕的儿子,张一得高中就拿20万一年的奖学金,后来还以几乎满分的托福成绩考进了素有“美国南部哈佛”之称的埃默里大学。

如果我们单看会发现:“老得”的教育方法非常,但就是在这么完美的教育方法下,其实隐藏着巨大的问题!

这就是中国教育典型的“父母放弃自我式教育”!

许多家长本身,毕业之后,有了工作、家庭和孩子,达到了一种表面上的“圆满”,便放弃了自我探索。

生活遵循“至安逸原则”,看上去悠然自在,轻松洒脱,生活稳定,令人羡慕。

其实看似轻松,但是在不知不觉中会发现:在这个过程,其实给自己增添了更多麻烦!

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写道:

我们对现实的观念就像是一张地图,凭借这张地图,我们同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断妥协和谈判。地图准确无误,我们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要到什么地方,怎样到达那里;地图漏洞百出,我们就会迷失方向。

如果家长拒绝成长,拒绝接触外面新鲜的事物,自身就会把成长的任务转到孩子身上。就比如: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去培训班,逼迫孩子更,满足家长心中的期待!

所以就出现了这种现象:家长所有的生活都在围绕孩子的成长,如果孩子今天考试100,你会比孩子内心更开心;如果孩子成绩不及格,你心情会不好,并且把这种不好的情绪带给孩子!

如此一来,孩子就会变成人生至大的“创可贴”。一个孩子,很难担负两个人的成长任务,这样的状态,注定会出问题。

所以至好的亲子教育是: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至好的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状态是:孩子懂的家长也懂,孩子不懂的家长也知道如何为孩子解答!

所以:各位家长栽培孩子更好的方式:是不断的进步,充实自己!

扫一扫,下载App端
扫一扫,添加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