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小学教育联盟网

《小舍得》子悠承受不住压力变抑郁,作为家长,你接受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差吗?

来源: 中小学教育联盟网 编辑:阿晶  2021-05-06 13:47:59

你接受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差吗?

近日热播的电视剧《小舍得》,剧中的“子悠”终究承受不住压力,生病了!在考场上,子悠出现幻觉,眼前全是田雨岚的教育“你可得争点气”“就算不拿一等奖,你至少拿个二等奖”……子悠崩溃,直接撕卷子跑了!

《小舍得》子悠承受不住压力变抑郁,作为家长,你接受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差吗?

子悠抑郁了

子悠承受不住压力,幻想出来一个过着自己想要生活的朋友,田雨岚说你们班里同学都认识,但是不认识大龙。因为是心里的朋友,别人看不见也摸不着,其实是子悠心里面的自己!

其实子悠变成这样和他的妈妈有一定的原因,田雨岚的逼迫和压力让子悠无法反抗,至终只能通过幻想来释放自己。

那么家长反思下自己是否有以下行为?

1、常询问孩子在班级的名次。

家长不能以每次考试成绩的排名来肯定或否定孩子,对于一个不可能得第一的孩子反复强调名次,势必使孩子陷于自卑。而孩子的自我否定,不仅会使其学习成绩进一步下降,孩子未来的整体发展都会受到妨碍。

2、常指责孩子的失败。

比如有两个孩子的语文考试不及格,家长甲对孩子说:“妈妈和爸爸都很关心你的语文成绩,我相信这次考试还没有反映出你的水平,你要加油呀,孩子!”家长乙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你以后肯定考不上大学!”

家长甲传达的是关心和爱护,家长乙引发的却是焦虑和憎恨,前者能激发孩子进一步学习的积性,注重于问题的解决;后者则会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性和自信心。孩子通常都实现父母和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家长对孩子摧毁性的预言会给孩子带来伤害!

3、常阻止孩子玩耍而命其回到书桌前。

玩是孩子的天性,一味地阻止,迫使其“学”,而且学之不尽,孩子必然会产生厌烦心理。成功的教育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即将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性。而不恰当的教育,则只会使孩子原本存在的学习兴趣也没有了。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母不能将自己的思想强加到孩子身上,父母可以在一段时间后,与孩子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要和孩子平等的对话,让孩子明白: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家长很尊重自己!

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家长更多的是要让孩子开心快乐的度过自己的童年,不要经常逼迫孩子,有时候逼迫孩子只会达到事与愿违的效果!

扫一扫,下载App端
扫一扫,添加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