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舍得》子悠承受不住压力变抑郁,作为家长,你接受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差吗?
你接受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差吗?
近日热播的电视剧《小舍得》,剧中的“子悠”终究承受不住压力,生病了!在考场上,子悠出现幻觉,眼前全是田雨岚的教育“你可得争点气”“就算不拿一等奖,你至少拿个二等奖”……子悠崩溃,直接撕卷子跑了!
子悠抑郁了
子悠承受不住压力,幻想出来一个过着自己想要生活的朋友,田雨岚说你们班里同学都认识,但是不认识大龙。因为是心里的朋友,别人看不见也摸不着,其实是子悠心里面的自己!
其实子悠变成这样和他的妈妈有一定的原因,田雨岚的逼迫和压力让子悠无法反抗,至终只能通过幻想来释放自己。
那么家长反思下自己是否有以下行为?
1、常询问孩子在班级的名次。
家长不能以每次考试成绩的排名来肯定或否定孩子,对于一个不可能得第一的孩子反复强调名次,势必使孩子陷于自卑。而孩子的自我否定,不仅会使其学习成绩进一步下降,孩子未来的整体发展都会受到妨碍。
2、常指责孩子的失败。
比如有两个孩子的语文考试不及格,家长甲对孩子说:“妈妈和爸爸都很关心你的语文成绩,我相信这次考试还没有反映出你的水平,你要加油呀,孩子!”家长乙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你以后肯定考不上大学!”
家长甲传达的是关心和爱护,家长乙引发的却是焦虑和憎恨,前者能激发孩子进一步学习的积性,注重于问题的解决;后者则会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性和自信心。孩子通常都实现父母和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家长对孩子摧毁性的预言会给孩子带来伤害!
3、常阻止孩子玩耍而命其回到书桌前。
玩是孩子的天性,一味地阻止,迫使其“学”,而且学之不尽,孩子必然会产生厌烦心理。成功的教育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即将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性。而不恰当的教育,则只会使孩子原本存在的学习兴趣也没有了。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母不能将自己的思想强加到孩子身上,父母可以在一段时间后,与孩子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要和孩子平等的对话,让孩子明白: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家长很尊重自己!
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家长更多的是要让孩子开心快乐的度过自己的童年,不要经常逼迫孩子,有时候逼迫孩子只会达到事与愿违的效果!
最新资讯
- 1 通知丨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邀您参加中小学教育创新活动——教师人工智能(AI)微课展示活动
- 2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中小学 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
- 3 心理健康讲座丨居家防疫,做孩子最好的老师
- 4 精彩回顾: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讲授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5 喜报!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荣获国家社科基金优秀社科学术社团奖补第一档
- 6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二期:作业设计信息化,减负提质高效率!
- 7 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邀您观看直播: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8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一期: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是关键!
- 9 湖南教育系统多措并举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 10 保定市博野县教体局“三点发力”,扎实做好微课展示活动
搜索热点
意见反馈
-
* 问题反馈:
-
问题截图:
最多3张
-
*手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