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广陵区:突出“四建四融”打造体教深度融合样板
为深化体教融合发展,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扬州市广陵区教体局积发挥自身优势,重点突出“四建四融”,奋力打造体教深度融合的广陵样板。
围绕“机制引领”,突出体系新建,实现“思路融合”。2019年3月,广陵区合并组建区教育体育局,为体教融合工作走向深入提供了坚实的机构保障。明确专人负责教体融合工作,其他人员结合各自分工,共同参与体教融合工作。在机构设立方面,专门成立体育科和体卫艺科,专门建立副科级事业单位广陵区体育发展中心,充实专业人员,加强团队管理,具体负责实施体教融合各项任务。专题召开体教融合座谈会,主动邀请市局领导、专家和区内校长、教研组长、骨干教师以及体育机构、行业协会负责人参加,广泛征求意见,制定《广陵区关于深化体教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细化配套实施方案,系统研究并确定体教融合年度重点项目20个。
围绕“校馆共享”,突出统筹配建,实现“资源融合”。全面新建少儿业余体校,全新建成并配套有2100平米综合训练馆的广陵区少儿业余体校将于今年9月和新东花园小学一并启用,功能设施齐全、地理位置适中,解决了日常办公、集中训练和家长接送等问题。积配套各类专业场馆,注重围绕学校特色配套体育场馆,如:育才小学东区校配套有专业的篮球馆和羽毛球馆,华师大广陵初中配套有功能完备的大型体育馆等。坚持城乡一体化推进,部分农村学校配套有室内综合馆,头桥中学即将开工的综合馆与报告厅相结合,为丰富学校体育活动开展提供了很好的硬件基础。
围绕“队伍互动”,突出平台搭建,实现“学训融合”。广陵区重点抓住教师、教练和社会指导员三支队伍,有效促进校内外各类师资的深度融合。建立一套学校体育研训体系,面对“学生近视率上升、引体向上能力下降”等问题,广陵区把备考体育教学水平当作一个突破口,专门成立学校体育研训总站,由一名特级教师领衔,配备6至8名专兼职教研员,全面加强教学规范的巡视、督查和指导。在城乡划区分块,建立一批学校体育研训站,建立覆盖城乡的学校体育研训体系。同时,加大体育教师招聘力度。完善两支队伍互动机制,即业余教练进校园和体育教师兼教练的双向互动机制,考虑到体育教师个人特长不同,对于传统特色学校,主动邀请高水平的业余教练进校辅导。积加强体育教师的“一师一专”培养,鼓励业有专长的教师跨校跨学段担任教练员。选聘一批社会教练,为进一步丰富素质教育内涵,加强与各类社会指导员合作,重点选聘一批体育协会资深爱好者,协助学校开展体育社团活动。为充分发挥协会特长,今年特别将项目拓展到课后延时服务上来,鼓励学生参加形式更加丰富、内容更加精彩的体育活动,有效促进学校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全面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围绕“项目打造”,突出品牌共建,实现“优势融合”。将传统优势项目与集团化办学相结合,广陵区在艺术体操、跳水和乒乓球项目上,具有很好的基础和优势,2020年试行小学集团化办学后,将优势与教育集团进行对接传承,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后备人才培养、选拔体系。将学生体质备考与体适能项目相结合,新建立区级少儿体适能示范训练中心,建立40个检测站点,形成1个数据库。将学生“一文一武”与“一校一品”创建相结合,贯彻教育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方针,突出学生运动技能培养,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申报评定,出台《广陵区重点体育项目进校园建设方案》,具体明确18个项目和日常训练管理要求。充分发挥扬州大学项目优势,加强对特殊儿童的运动康复训练,保障延伸并覆盖到特殊教育领域,提供出更加全面更加优质的特色化服务。
最新资讯
- 1 通知丨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邀您参加中小学教育创新活动——教师人工智能(AI)微课展示活动
- 2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中小学 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
- 3 心理健康讲座丨居家防疫,做孩子最好的老师
- 4 精彩回顾: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讲授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5 喜报!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荣获国家社科基金优秀社科学术社团奖补第一档
- 6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二期:作业设计信息化,减负提质高效率!
- 7 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邀您观看直播: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8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一期: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是关键!
- 9 湖南教育系统多措并举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 10 保定市博野县教体局“三点发力”,扎实做好微课展示活动
搜索热点
意见反馈
-
* 问题反馈:
-
问题截图:
最多3张
-
*手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