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小学教育联盟网

[语文]古代诗词鉴赏技法指导与训练之“形象”(2)

来源:   2007-04-23 16:02:17

  三、缘物体情,反复揣摩诗歌意象的深层含意

  意象是诗歌形象的主要类型。所谓意象,就是诗歌中倾注了诗人的思想和主观情感的生动鲜明的形象,或者说是指经作者构思而成的寓意深刻的客观物象,它是作者寄情山水、抒怀言志的凭借和依托。因此,鉴赏诗歌时,只有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体味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鉴赏古代诗歌作品。

  例3.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①凤城:京城。

  (1)两首送别诗都写到了“水”,各有什么寓意?请简要说明。

  (2)《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

  解题方略:解答这类题,一是要缘物体情,抓住作品所描绘的意象及其特征,去体会作者特定的感情。要知道“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中的意象描写,正是作者主观情感的外化。二是要在平时的复习中多留意,了解传统的审美习惯。我国古典诗歌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的象征意义基本是固定的,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对解读诗歌带来很大帮助。所以要想准确理解古诗,就有必要在平常的学习中注意认识并积累传统意象,抓取“象”的基本特征,分析其人文意义。如动物类:蝉象征品行高洁,鹧鸪表达离愁别绪,杜鹃则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景;植物类:松柏象征坚贞,梅花象征高洁,梧桐象征凄凉;音乐曲调类:《杨柳曲》多为念远怀人之作,《关山月》多写征戍离别之情,《后庭花》则多指绮靡亡国之音。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答案:①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下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②这首诗将友情、世情等浓缩为“古今情”,融入“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组成的感伤画面之中,形成融情于景的特色。

  现场练习3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回答问题。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

陈焕

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匀。

试从意外看风味,方信留侯①似妇人。

  [注]①留侯:汉代名将张良,功高位重,却摒弃人间富贵。传说他有大丈夫的胸怀,又有美如少女的相貌。

  这两首咏梅诗,都抓住了梅花的同一个特征进行歌咏,这一特征是什么?两位诗人是怎样借此抒发情感的?

  四、知人论世,深入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可分为作者所描写的客体主人公和抒情主人公形象。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写的琵琶女,她是作者描写的客体人物形象,而其中的“江州司马”则是抒情主人公形象。再如,屈原的《离骚》就用如椽巨笔塑造了一位忠于祖国、矢志不渝、追求理想、上下求索的爱国诗人形象。可见,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是一种源于自我而又高于自我的“大我”形象。

  例4. 阅读岳飞的《小重山》,试用简洁的语言分析这首词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自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解题方略:中考试卷中的鉴赏题,所选诗歌多为抒情诗,诗中人物多为抒情主人公形象。解答这类题,要注意以下问题:

  1. 掌握答题要领和格式。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戏剧中的那样完整丰满,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诗人通过简练的笔法、精当的描写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而这些形象往往以片段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要善于从作品中所描写的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去探知人物的品格、精神、情操,然后用精当的语言概括出来,组织语言的格式一般为“性格特征+人物身份”。

  2. 要知人论世,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作品创作的背景,从而推知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一般说来,盛唐诗歌多抒发建功立业的豪情,晚唐诗歌多为表达悯农情怀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南宋诗歌多为表达壮志难酬的忧愤和对朝廷偏安一隅的不满。如黄机的《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诗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草草兴亡休问,功名泪,欲盈掬。”下片的“诗情”指的是什么,我们一时难以理解,但若知道作者是南宋的一名爱国诗人,再结合至后三句,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种“诗情”指的是心系国事而又报国无门的忧愤之情。全词之中,江山易帜、国运不昌之恨同英雄报国无门、功名难就之悲互相凝结,表现了沉重的民族忧患和人生悲剧意识。

  3. 平时复习时要记住一些常见的人物形象类型,如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答案:这首词塑造了一位壮志难酬、知音难觅、孤独苦闷而又矢志不渝的爱国词人形象。

  现场练习4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月上瓜洲·南徐多景楼作

南宋·张辑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注]①南徐,古州名,治所在京口城(今江苏镇江)。多景楼,为南徐胜迹,在镇江北固山上。

  词的下阕“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一句,通过塑造“渔翁”这一形象,寄托了词人怎样的情怀?请作简要分析。

[1][2]
扫一扫,下载App端
扫一扫,添加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