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老师解读2007年中考考试说明及复习策略(3)
物理
考试:注重学生创新与实践
要求分4个层次
物理考查的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有A、B、C、D四个层次,A:了解和认识所列知识的内容,能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举出例子,在有关问题中再认或识别它们。B:理解所列知识的内容,能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并能用来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如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区分不同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C:要求能独立完成实验操作,会正确使用仪器,尝试对实验进行调整和改进。D:经历实验探究,建立感性认识,表达见解和感受,能根据要求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选择题占至大比例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满分100分,题量30-35道小题,难度值约为0.8.考试题型及比例如下:填空题作图题约占12%,选择题约占36%,简答题约占4%,实验、探究题约占28%,计算题约占20%.
复习:把握课标突出实验
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很重要
泉州实验中学的周新林老师认为,我市中考物理命题更加强调以能力立意,更加注重全面考查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能力。在复习中,要把握课标,引导学生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基本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主要部分,也是中考的核心内容。如何考查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命题应会立足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与发展。作为老师应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提这个概念?规律是怎样得到的?”等,而不应该让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和规律的内容。可以通过辨析、分析、比较、归纳、还原、解释等不同形式,让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要重视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式,更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途径,新课标强调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物理的能力。这几年我市中考物理命题,实验内容的考查已由原来的强调实验器材、步骤、计算等转变为实验基本技能、原理、方法等。对此,周新林老师建议,要突出实验,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要创设一定的物理情景来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的能力,做好做足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学生要亲历实验,提高能力。要注重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实践创新的能力。如何在中考中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新课程学业考试的一个难点。科学探究比以往的学生实验更具有挑战性,应引导学生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科学探究和实践活动,亲历探究过程,体验探究方法。设计一些新题进行探究构思,提高整体上认识事物、分析观察和把握规律的能力,突破难点。
化学
考试:紧扣生活社会实际
不出偏难怪题,淡化对概念、定义的文字辨析
化学基本计算技能的考查重点放在解题方法、原理、思路上,降低运用特殊解题技巧解题的要求,杜绝设置繁题、难题、偏题、怪题,不出似是而非脱离实际的题目,淡化对概念、定义的文字辨析。
贴近生活,更注重知识的应用
中考化学考试体现时代性和应用性,试题将九年级化学与社会、生产、技术环境问题相联系,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实际中选择试题素材,考查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体现开放性和人文性,适度编制以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化学实验为情境的开放性试题,开放性试题的试题形式、答案标准多样化。体现学科特点,加强化学实验考查,注重学生对实验设计的考查,教材中的“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练习与实践”等栏目所涉及的实验均属考查内容。重视能力的考查,重视考查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搜集、处理信息能力,重视对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试卷难度值为0.8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答,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全卷难度值约0.8.试题题型比例为:选择题(单选)约占32%,32分;填空与简答约占28%,28分;实验与探究约占30%,30分;计算题约占10%,10分。
复习:加强实验探究活动
把握试卷长度,给学生充分思维和解答时间
泉州实验中学的谢毅铭老师认为,我市今年中考化学考试大纲淡化对概念、定义的文字辨析,加强对化学实验的考查,适当增加开放性试题,控制主、客观题比例,把握试卷的长度,给学生留有充分思维和解答的时间。在考试内容选择上,注意学生熟悉的、发生在身边的化学问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应有意识加强实验探究题的训练
谢毅铭老师建议,复习时,要夯实化学双基、加强探究活动。学生应该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复习进度,提高复习效率。复习课不是简单的炒“冷饭”,而是知识重组和升华的过程,是能力锤炼与备考的途径。学生应同上新课一样认真听讲,课后及时整理、质疑、梳理;及时请教,查漏补缺,使自己的弱项得到改善和加强。实验探究是新课程中比较能够考查学生能力的一种题型,也是学生比较薄弱的题型,实验探究题打破传统的装置连接而走向试题整合。探究性实验、预测实验、实验方案的设计与改造、实验过程的分析与评价等,应该有意识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最新资讯
- 1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中小学 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
- 2 心理健康讲座丨居家防疫,做孩子最好的老师
- 3 精彩回顾: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讲授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4 喜报!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荣获国家社科基金优秀社科学术社团奖补第一档
- 5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二期:作业设计信息化,减负提质高效率!
- 6 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邀您观看直播: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7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一期: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是关键!
- 8 湖南教育系统多措并举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 9 保定市博野县教体局“三点发力”,扎实做好微课展示活动
- 10 关于开展2022年度课题申报及新单位会员申请工作的通知
搜索热点
- 1 关于举办“AI赋能创新人才培育与学校特色发展”研修班的通知
- 2 通知丨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邀您参加中小学教育创新活动——教师人工智能(AI)微课展示活动
- 3 关于开展2022年度课题申报及新单位会员申请工作的通知
- 4 通知丨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邀您参加中小学教育创新活动——教师微课展示活动
- 5 人大附中精品公开课汇总——走进名师课堂(11月)
- 6 人大附中精品公开课汇总——走进名师课堂(10月)
- 7 人大附中精品公开课汇总——走进老师课堂(7月)
- 8 精彩回顾——国家基础教育网络扶贫扶智暨大规模推广双师教学调研会
- 9 双师课堂教学示范课
- 10 双师课堂的那些事儿——广西省上林县三里中学双师教学经验分享
意见反馈
-
* 问题反馈:
-
问题截图:
最多3张
-
*手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