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考古诗词阅读解析及仿真训练
课标要求: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常见题型:
1. 辨析常识。
这类题主要考查考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考查内容包括作者、朝代、作品体裁和文化常识等,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2. 理解诗意。
这类题从思想内容的角度来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主要有内容的归纳概括、哲理的分析、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等相关的题型。
3. 感知形象。
这类题要求考生通过形象思维,借助联想和想象,感知诗词中的景物、形象,体会作品的情境、意境,领悟作者的情感。
4. 品味语言。
这类题主要包括对词语的锤炼、句子的推敲、名句的领悟等,要求考生能体味诗词语言的精妙。
5. 分析技巧。
这类题主要对作品的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典故的运用、巧妙的构思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解题策略:
1. 立足平时,加强积累。
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养成反复诵读的习惯,多背诵一些古典诗词,增强感性认识;同时注意多阅读报刊上的文章,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2. 了解特点,整体感悟。
诗词一般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通过生动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联想和想象十分丰富,语言精练,讲究押韵。有很强的节奏感。因此,诗词的思想性和艺术感染力都很强。我们应了解诗词的这些特点,学会整体感悟。
3. 讲究方法,把握规律。
做好诗词鉴赏题,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把握意象。诗词中的事物形象往往有比较固定的意蕴。常见的有四季物象,比如桃花、杏花表示春天,稻花表示夏天,桂子表示中秋,腊梅表示冬天;有表意物象,比如柳枝表示送别时的离愁别绪,月亮表示思念之情;有载情物象,比如“冷月无声”“凉月如眉”表示心中的凄苦寂寞。
二是要体会意境。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其所描绘的生活图景的巧妙融合,是生活的外在景象与作者的内在情思的统一。诗词的主题往往是通过意境来表达的。
三是要辨析写作手法。诗词的形象、感情、思想往往借助于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来展示,比如借景抒情、对比衬托、虚实相生、借古讽今、运用典故等。
四是要品味语言。诗词的语言讲究准确、凝练、生动、形象、含蓄,富于表现力;讲究押韵,富于节奏感;经常运用比喻、拟人、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富于感染力。
五是要联想和想象丰富。诗词具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这是作者表情达意的手法,也是我们理解诗词的钥匙。
六是要知人论世。这就是说,理解诗词时要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人生境遇,联系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风情。作者的思想感情、人生境遇常常在作品中透露出来,并且往往渗透到同期的许多作品中,带有延续性;时代风云也总会折射到文学作品中来,许多同一时代背景下的作品往往具有共同的思想感情。
总之,诗词鉴赏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我们要学会综合分析。
最新资讯
- 1 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合作学校分布图
- 2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中小学 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
- 3 心理健康讲座丨居家防疫,做孩子最好的老师
- 4 精彩回顾: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讲授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5 喜报!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荣获国家社科基金优秀社科学术社团奖补第一档
- 6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二期:作业设计信息化,减负提质高效率!
- 7 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邀您观看直播: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8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一期: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是关键!
- 9 湖南教育系统多措并举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 10 保定市博野县教体局“三点发力”,扎实做好微课展示活动
搜索热点
- 1 双师课堂教学示范课
- 2 关于举办“AI赋能创新人才培育与学校特色发展”研修班的通知
- 3 双师课堂的那些事儿——广西省上林县三里中学双师教学经验分享
- 4 通知丨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邀您参加中小学教育创新活动——教师人工智能(AI)微课展示活动
- 5 关于开展2022年度课题申报及新单位会员申请工作的通知
- 6 通知丨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邀您参加中小学教育创新活动——教师微课展示活动
- 7 人大附中精品公开课汇总——走进名师课堂(11月)
- 8 人大附中精品公开课汇总——走进名师课堂(10月)
- 9 人大附中精品公开课汇总——走进老师课堂(7月)
- 10 精彩回顾——国家基础教育网络扶贫扶智暨大规模推广双师教学调研会
意见反馈
-
* 问题反馈:
-
问题截图:
最多3张
-
*手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