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小学教育联盟网

[语文]中考古诗词阅读解析及仿真训练

来源:   2007-06-18 11:25:10

  课标要求: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常见题型:

  1. 辨析常识。

  这类题主要考查考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考查内容包括作者、朝代、作品体裁和文化常识等,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2. 理解诗意。

  这类题从思想内容的角度来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主要有内容的归纳概括、哲理的分析、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等相关的题型。

  3. 感知形象。

  这类题要求考生通过形象思维,借助联想和想象,感知诗词中的景物、形象,体会作品的情境、意境,领悟作者的情感。

  4. 品味语言。

  这类题主要包括对词语的锤炼、句子的推敲、名句的领悟等,要求考生能体味诗词语言的精妙。

  5. 分析技巧。

  这类题主要对作品的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典故的运用、巧妙的构思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解题策略:

  1. 立足平时,加强积累。

  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养成反复诵读的习惯,多背诵一些古典诗词,增强感性认识;同时注意多阅读报刊上的文章,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2. 了解特点,整体感悟。

  诗词一般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通过生动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联想和想象十分丰富,语言精练,讲究押韵。有很强的节奏感。因此,诗词的思想性和艺术感染力都很强。我们应了解诗词的这些特点,学会整体感悟。

  3. 讲究方法,把握规律。

  做好诗词鉴赏题,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把握意象。诗词中的事物形象往往有比较固定的意蕴。常见的有四季物象,比如桃花、杏花表示春天,稻花表示夏天,桂子表示中秋,腊梅表示冬天;有表意物象,比如柳枝表示送别时的离愁别绪,月亮表示思念之情;有载情物象,比如“冷月无声”“凉月如眉”表示心中的凄苦寂寞。

  二是要体会意境。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其所描绘的生活图景的巧妙融合,是生活的外在景象与作者的内在情思的统一。诗词的主题往往是通过意境来表达的。

  三是要辨析写作手法。诗词的形象、感情、思想往往借助于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来展示,比如借景抒情、对比衬托、虚实相生、借古讽今、运用典故等。

  四是要品味语言。诗词的语言讲究准确、凝练、生动、形象、含蓄,富于表现力;讲究押韵,富于节奏感;经常运用比喻、拟人、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富于感染力。

  五是要联想和想象丰富。诗词具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这是作者表情达意的手法,也是我们理解诗词的钥匙。

  六是要知人论世。这就是说,理解诗词时要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人生境遇,联系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风情。作者的思想感情、人生境遇常常在作品中透露出来,并且往往渗透到同期的许多作品中,带有延续性;时代风云也总会折射到文学作品中来,许多同一时代背景下的作品往往具有共同的思想感情。

  总之,诗词鉴赏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我们要学会综合分析。

扫一扫,下载App端
扫一扫,添加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