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考指导:“三步两法”攻克语文指代题
北京市石景山教育分院附属学校 周燕
在阅读科技类文章时,同学们常常会遇到“文中‘这’指代的是什么?”这样的题目。这类试题,我们简称为“指代题”。实际上,指代题考查的是考生筛选并提取信息的能力。具体地说,就是从阅读材料中区分有关的与无关的,主要的与次要的,关键的与非关键的词语、句子和段落等,筛选并提取出自己所需要的或适合要求的信息。
指代词“家族”的“威力”
常常出现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指代的范围为广泛,既可以替代实词、短语、句子和语段,也可以替代具体的事物,还能替代复杂的概念。
何谓“三步两法”
我们结合例子来具体分析:
读选段,简要回答文中的两个“这”分别指代的是什么?
科学家经调查发现,中国和日本患失读症的人要比欧美少得多,这是为什么?经过多次实验,发现了一个基本的,却是至简单的事实:中国和日本都使用汉字,欧美人使用的是拼音文字,他们记认字音和字义,使用的是大脑左半球,而且仅仅是左半球,但中国人、日本人使用汉字,对大脑的利用精细得多,左半球记认字音字义,右半球记认字形(连字义),而且左右两半球均衡协作。这就是中国、日本患失读症少的原因。
题目分析“三步”走
第一步:定位
a.在文中找准题目考查的代词。b.大致确定代词指向的范围。即在对文章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基本确定代词指代的内容是在本段还是涉及其他段落。
本文段中,第一个“这”指代的是前一句话的相关内容;后一个“这”指代的是“经过多次实验……而且左右两半球均衡协作。”部分的相关内容。
第二步:搜索(分析—概括)
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代词指代的具体内容,然后进行分析、概括。经过分析,我们明确“这是为什么?”主要是针对科学家调查发现的现象,而非“科学家调查”这个行为,因此提取的信息应该是“中国和日本患失读症的人要比欧美少得多”。
第二个“这”指代的范围较大,提取筛选信息时要切实理解文本的意思。“这”个原因其实就是“发现了一个基本的,却是至简单的事实”。依据标点符号的知识,我们明确“事实”后的冒号是起提示下文具体内容的作用,即冒号后的句子是“这”指代的内容。但题目要求简要回答,所以需要我们进行提炼,即:使用汉字对大脑的利用精细,而且左右两半球均衡协作。
第三步:代入
将所找出的指代内容代入原文,看是否合适。
回答问题用“两法”
一、直接摘取法
提取要点比较简单、涉及的范围小,可就文中某个现成的词语或短句,采取“直接摘取”的方法,把文中的重要词语或短语摘取出来即可,有时需要稍加整理。如回答本文段的第一个“这”指代的内容。
二、概括提炼法
如果涉及的范围大,提炼要点就可能变得复杂起来。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同学们运用所学到的有关知识和技巧,把信息区分开来,然后再把有效信息加以概括,提炼出所需信息,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即可。如回答本文段的第二个“这”指代的内容。
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前提下,按照这样的“三步”“两法”提取筛选信息,我们能较准确地完成指代题。
现代教育报
最新资讯
- 1 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合作学校分布图
- 2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中小学 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
- 3 心理健康讲座丨居家防疫,做孩子最好的老师
- 4 精彩回顾: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讲授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5 喜报!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荣获国家社科基金优秀社科学术社团奖补第一档
- 6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二期:作业设计信息化,减负提质高效率!
- 7 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邀您观看直播: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8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一期: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是关键!
- 9 湖南教育系统多措并举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 10 保定市博野县教体局“三点发力”,扎实做好微课展示活动
搜索热点
- 1 双师课堂教学示范课
- 2 关于举办“AI赋能创新人才培育与学校特色发展”研修班的通知
- 3 双师课堂的那些事儿——广西省上林县三里中学双师教学经验分享
- 4 通知丨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邀您参加中小学教育创新活动——教师人工智能(AI)微课展示活动
- 5 关于开展2022年度课题申报及新单位会员申请工作的通知
- 6 通知丨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邀您参加中小学教育创新活动——教师微课展示活动
- 7 人大附中精品公开课汇总——走进名师课堂(11月)
- 8 人大附中精品公开课汇总——走进名师课堂(10月)
- 9 人大附中精品公开课汇总——走进老师课堂(7月)
- 10 精彩回顾——国家基础教育网络扶贫扶智暨大规模推广双师教学调研会
意见反馈
-
* 问题反馈:
-
问题截图:
最多3张
-
*手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