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告诫:中考比拼的是综合实力
如何准备中考?笔者认为,中考是综合实力的比拼,它要考验考生的智力、体力和心理调节能力等。因此,建议考生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而不能“一心只读圣贤书”。
中考的主要内容是文化课考试,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要检验考生的智力水平。这个智力水平不能同智商划等号。我相信,如果统一测量一下全市中考生的智商,超常或低下的都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人的智商都在正常水平。那么,同样智商的考生,为什么成绩却大有差别?道理并不复杂,中考是通过知识和能力来考查考生的。不同考生的知识基础、努力程度、学习效率等不一样,成绩自然也就有差异。明了这个道理,考生们就不必为成绩不如别人而怨天尤人,或者以为自己脑子不好使。距离中考还有9个月,只要大家勤奋学习,配合科学的方法,提高成绩是可以实现的愿望。
中考还对考生的体力提出了要求。一方面,中考体育考试要求考生的身体素质必须达到一定要求,才能获得相应的分数。中考的每一分都很宝贵,体育考试的分数也是考生必须重视的。另一方面,初三的学习内容和学习压力都比初一、初二增加许多,要想适应这种强度的学习,考生必须有一个好身体。结合这两方面来看,考生有必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科学研究表明,适度的锻炼还可以缓解疲劳和释放压力。
考生的心理调节能力也是决定中考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放在后面来说,不是因为它不重要,而是因为它太重要了。有些考生平时成绩很好,但一到大考就晕场,有水平也发挥不出来。究其原因,大多是心理出了问题。中考生正处在人生的花季,心理比较敏感,中考又是他们面临的一次重大考验,难免会产生压力。压力是正常的,关键是如何去面对它。如果遇到一些挫折就抱怨或怀疑自己,陷入负面的情绪中,就会影响学习。如果在考场上遇到不会做的题就惊慌失措,后面会做的题也可能做错。考生平时就要注意调节心理,遇到问题可以多和父母、老师、朋友交流,共同寻找解决办法。考生还可以了解一些调节心理的小窍门,比如深呼吸法等。良好的心理,可以为考生保驾护航,让他们学得更轻松,考得更顺利。
最大的恐惧是来自未知的恐惧。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中考对考生的各种要求,那么就从现在起一项项去努力,逐个击破吧!奋斗过的青春无悔。相信广大考生会通过自己的努力,笑着走出中考考场,实现自己美好的梦想。
最新资讯
- 1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中小学 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
- 2 心理健康讲座丨居家防疫,做孩子最好的老师
- 3 精彩回顾: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讲授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4 喜报!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荣获国家社科基金优秀社科学术社团奖补第一档
- 5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二期:作业设计信息化,减负提质高效率!
- 6 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邀您观看直播: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7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一期: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是关键!
- 8 湖南教育系统多措并举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 9 保定市博野县教体局“三点发力”,扎实做好微课展示活动
- 10 关于开展2022年度课题申报及新单位会员申请工作的通知
搜索热点
- 1 关于举办“AI赋能创新人才培育与学校特色发展”研修班的通知
- 2 通知丨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邀您参加中小学教育创新活动——教师人工智能(AI)微课展示活动
- 3 关于开展2022年度课题申报及新单位会员申请工作的通知
- 4 通知丨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邀您参加中小学教育创新活动——教师微课展示活动
- 5 人大附中精品公开课汇总——走进名师课堂(11月)
- 6 人大附中精品公开课汇总——走进名师课堂(10月)
- 7 人大附中精品公开课汇总——走进老师课堂(7月)
- 8 精彩回顾——国家基础教育网络扶贫扶智暨大规模推广双师教学调研会
- 9 双师课堂教学示范课
- 10 双师课堂的那些事儿——广西省上林县三里中学双师教学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