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情绪感冒”频发
“上学时,盼望早点放暑假,好轻松一下,等真正到了暑假,又觉得无聊,心里空荡荡的,希望早点开学”,一位刚进行过家访的班主任,用这样的话点出了眼下一些学生所处的暑期“生存状”。
暑期太单调,学生很烦躁。市教科院研究员吴增强提醒家长和老师,要重视学生的暑期“情绪感冒”,关注他们的精神需求。
症状之一:“笼中鸟”
暑期安全当然是头等大事。不过,一些家长片面为了安全索性把孩子关在家里,显然也不是明智之举。
一些教育心理学专家表示,家长认为孩子在家里最安全,但他们没有想到,孩子往往会在这种足不出户的环境中产生不安和烦躁情绪,表现出不耐烦,脾气急躁等,对这种暑期“情绪感冒”,忙于工作的家长要有所察觉,应采取加强与孩子交流或转换生活环境等办法,调节孩子的心理,疏导急躁情绪。同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多给孩子一点空间安排自己的暑期生活,使他们能利用暑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和才干。
症状之二:“缺玩伴”
中小学生缺少玩伴,在暑期生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一名初二学生原来想在暑期痛痛快快地放松一下,但由于他上的是民办学校,同学都离他家较远。而他随父母搬进新房已有一年了,但直到现在,还没有机会和左邻右舍打过招呼,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玩伴。
上海市特级校长、明珠小学校长倪中华认为,上学时,学生生活在集体中,时时能感受到彼此的关照,甚至有些小摩擦还会有情趣。暑期客观上让学生缺少了交流的时空,他们对玩伴的渴望,其实是对集体依赖情绪的留恋。事实上,学生的玩伴对情绪的平缓有着抚慰的影响。
症状之三:“短信瘾”
“从放暑假开始,我家孩子就把打电话当成做功课,给同学打起电话来没完没了,手上还捏着手机,不断发短信。”有家长抱怨。电话、网络和手机,之所以成为学生暑期“精神放飞”的“天线”,就是因为大家缺少玩耍的同伴。
江苏路五小校长邵春安指出,学生暑期打电话、上网或打手机,排遣内心空虚,也有它积极的一面。不过,过分依赖就有问题了。家长应当在予以充分谅解的同时,多一个心眼。
嘉定区实验小学校长花洁认为,家长除了关心孩子的暑假作业外,还要从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长出发,尤其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做好“向导”,给予“抚慰”,疏导急躁、厌烦情绪。同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多给孩子一点空间安排自己的暑期生活,使他们能利用暑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和才干。
最新资讯
- 1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中小学 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
- 2 心理健康讲座丨居家防疫,做孩子最好的老师
- 3 精彩回顾: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讲授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4 喜报!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荣获国家社科基金优秀社科学术社团奖补第一档
- 5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二期:作业设计信息化,减负提质高效率!
- 6 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邀您观看直播: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7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一期: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是关键!
- 8 湖南教育系统多措并举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 9 保定市博野县教体局“三点发力”,扎实做好微课展示活动
- 10 关于开展2022年度课题申报及新单位会员申请工作的通知
搜索热点
- 1 关于举办“AI赋能创新人才培育与学校特色发展”研修班的通知
- 2 通知丨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邀您参加中小学教育创新活动——教师人工智能(AI)微课展示活动
- 3 关于开展2022年度课题申报及新单位会员申请工作的通知
- 4 通知丨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邀您参加中小学教育创新活动——教师微课展示活动
- 5 人大附中精品公开课汇总——走进名师课堂(11月)
- 6 人大附中精品公开课汇总——走进名师课堂(10月)
- 7 人大附中精品公开课汇总——走进老师课堂(7月)
- 8 精彩回顾——国家基础教育网络扶贫扶智暨大规模推广双师教学调研会
- 9 双师课堂教学示范课
- 10 双师课堂的那些事儿——广西省上林县三里中学双师教学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