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三类中学生较适合复读初三
基础好发挥失常、有潜力领悟得晚、临考试身体欠佳——三类学生较适合复读初三
“我儿子今年中考530分,差了几分不能进公办高中,我想让他‘复读’,但他不愿意”,“我初中成绩不错,中考时正好遇上特殊情况,所以考得不理想,我可以‘复读’吗?”随着今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公布,一些考生家长纷纷想办法联系学校,希望孩子“复读”初三,再参加明年中考。教育界有关人士指出,孩子是否适合“复读”,家长应当从孩子实际情况出发。
复读,不是每个人都适合
按照本市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报考条件,18周岁以下的往届初中毕、结业生,均可报考本市高中阶段学校。然而,这并不是说每个“线下生”都适合明年再去考高中。虹口区教育局局长王立强认为,对已经尽了力或潜力一般的考生来说,无论是从效果还是从时间上看,“复读”都是失大于得。
包玉刚实验学校校长吴子健认为,有几类学生比较适合“复读”,一是平时学习基础较好,这次考试因意外原因发挥失常;二是具有学习潜力,只是领悟时为时已晚,准备时间不充裕;三是临考时身体欠佳,造成成绩非正常滑坡。他还说,能不能“复读”,可用这次中考成绩作参照系,分数接近今年高中录取控制线的,就相对比较适合,再考的成功几率也相对会高。
抉择,两种情形最纠结
据记者长期观察,“复读”大军中,两种类型的考生最纠结:一类是中考成绩已过“资格线”但没到“理想线”,进不了心仪的学校;另一类是“线下生”,没有取得“入场券”。前者要搏一个好学校,是好中选优,而后者是争取过线,博一个资格。处境不同,他们对复读的期望值也不同。
“客观地说,‘复读’也是一把‘双刃剑’,完全因人而异。”金山区教育局局长蒋志明这样认为。事实上,如果从成功率来说,通过“复读”实现原先预想的并不很多。枫泾中学校长陆旭东分析说,“复读”是再读一遍,从表面上看,好像能“温故而知新”,但教科书并非多读一遍就能产生双倍效应,考试也一样,不是考两次就一定比上一次考得好,因为考题变了,人的心态也在变。
心态,一个观念最要紧
选择“复读”,往往家长的分贝比孩子大,目前有不少家长把读高中当作孩子的唯一出路,一味要求孩子“复读”,甚至认为不进高中或不进名牌高中,就没有出息。
与这样的想法相对应的是,近年来,“复读”的人数有上升的趋势。某所专门提供“复读”的学校,办班已从前几年的60人上升至200多人。“复读热”中,家长的观念和心态起到了催化作用。
一些教师指出,除了考虑学生成绩因素之外,还应当尊重学生的意愿,家长一味“逼迫”,可能适得其反,既浪费时间和精力,又会耽误孩子的前程。杨浦高级中学校长向玉青认为,家长树立正确的观念十分重要,就是要从孩子全面、持续成长的大局考虑,别只顾面子。
最新资讯
- 1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中小学 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
- 2 心理健康讲座丨居家防疫,做孩子最好的老师
- 3 精彩回顾: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讲授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4 喜报!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荣获国家社科基金优秀社科学术社团奖补第一档
- 5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二期:作业设计信息化,减负提质高效率!
- 6 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邀您观看直播: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7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一期: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是关键!
- 8 湖南教育系统多措并举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 9 保定市博野县教体局“三点发力”,扎实做好微课展示活动
- 10 关于开展2022年度课题申报及新单位会员申请工作的通知
搜索热点
- 1 关于举办“AI赋能创新人才培育与学校特色发展”研修班的通知
- 2 通知丨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邀您参加中小学教育创新活动——教师人工智能(AI)微课展示活动
- 3 关于开展2022年度课题申报及新单位会员申请工作的通知
- 4 通知丨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邀您参加中小学教育创新活动——教师微课展示活动
- 5 人大附中精品公开课汇总——走进名师课堂(11月)
- 6 人大附中精品公开课汇总——走进名师课堂(10月)
- 7 人大附中精品公开课汇总——走进老师课堂(7月)
- 8 精彩回顾——国家基础教育网络扶贫扶智暨大规模推广双师教学调研会
- 9 双师课堂教学示范课
- 10 双师课堂的那些事儿——广西省上林县三里中学双师教学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