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及家长都要学会调节心态
如何让孩子远离考前焦虑的困扰?心理咨询师建议,学生和家长都应学会调节自身的心理状态,以平常心态应对考前焦虑。
就学生而言,首先要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大考将至,应尽量避免挑灯夜战,使自己的生物钟与考试时间保持一致。在考前复习时,考生可将文理科交叉起来学习,文科与理科的思维活动是由人的左右大脑分工负责的,这样文理交叉学习可以让左右大脑轮流活动,既可以减轻大脑的疲劳度,也可提高学习效率。
另外,考生应学会抓住间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如在学习的间隙时间可进行伸伸腰、踢踢腿、做做深呼吸等小活动。适度抽出一部分时间,比如每天半小时,进行一些低强度的身体锻炼,如慢跑等,有利于脑力的较快恢复,可使紧张的神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松弛。考试时,可暗示自己这只不过是又一场课堂测验,用最平常的心态去对待它。考前,抽出时间去看看考场,因为熟悉的地方会给人带来安全感。当考生觉得紧张、焦虑和不安的时候,别忘记深呼吸是最方便、最快捷也是最有效的缓解方式。
对家长而言,应为孩子创造内紧外松的生活环境,不要把自己的焦虑情绪带给孩子,更没必要全家人像准备“战斗”一样,对孩子进行无微不至的特殊照顾,那样只会让孩子感到压力,进而出现烦躁情绪。同时,家长还应帮助孩子制定相对比较自由的作息时间表,不要把学习安排得满满的,更不要搞“题海”战术。
对于考生来说,在学校的学习氛围已经是够紧张了,所以在家庭环境方面,家长应营造一个良好而宽松的生活与学习氛围,如不要天天对考生灌输努力学习考名牌学校等字眼。家长在考前应积极与孩子进行亲子沟通,如倾听孩子的倾诉、与孩子多聊天,尊重孩子的意愿、多鼓励孩子,还应积极引导孩子进行自我宣泄,经常对孩子进行身体接触式的爱抚,甚至经常拥抱孩子等。
特别提醒家长的是,切不要拿别人家的“尖子生”来刺激孩子,这样只会让孩子更没有信心,精神更紧张。孩子如果学不进去就让他去休息和运动,学会帮助孩子转换情绪。
最新资讯
- 1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中小学 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
- 2 心理健康讲座丨居家防疫,做孩子最好的老师
- 3 精彩回顾: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讲授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4 喜报!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荣获国家社科基金优秀社科学术社团奖补第一档
- 5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二期:作业设计信息化,减负提质高效率!
- 6 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邀您观看直播: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7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一期: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是关键!
- 8 湖南教育系统多措并举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 9 保定市博野县教体局“三点发力”,扎实做好微课展示活动
- 10 关于开展2022年度课题申报及新单位会员申请工作的通知
搜索热点
- 1 关于举办“AI赋能创新人才培育与学校特色发展”研修班的通知
- 2 通知丨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邀您参加中小学教育创新活动——教师人工智能(AI)微课展示活动
- 3 关于开展2022年度课题申报及新单位会员申请工作的通知
- 4 通知丨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邀您参加中小学教育创新活动——教师微课展示活动
- 5 人大附中精品公开课汇总——走进名师课堂(11月)
- 6 人大附中精品公开课汇总——走进名师课堂(10月)
- 7 人大附中精品公开课汇总——走进老师课堂(7月)
- 8 精彩回顾——国家基础教育网络扶贫扶智暨大规模推广双师教学调研会
- 9 双师课堂教学示范课
- 10 双师课堂的那些事儿——广西省上林县三里中学双师教学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