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分享:中考复读生八月该如何利用
进入八月,结束中考的学生有些如愿以偿进入了心仪的高中学校;有些由于在中考中发挥欠佳选择了复读,希望通过多一年的努力来实现进入心仪高中学校的心愿,而这类学生的人数在近两年呈较大升幅。眼看暑假过半,这些学生如何为他们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应该做哪些调整呢?
复读生需紧抓暑期时间
据黄浦区中招办负责人表示,今年的中考征求志愿工作已完结,这也预示着中招已经基本结束,目前仍是“无学可上”的学生一般的选择是去国际班或是复读。已经决定复读的学生应抓住暑期时间,做心态和学业上的双调整,争取在复读伊始就进入学习状态。
暑假七大必做“功课”
第一,制订计划,确定目标。有了目标,才会有动力。这里我们所指的目标并不是之前一年你为自己确定的,而是对于复读这个新选择的新目标。希望考入哪个高中学校,半年、三个月、一个月的学习计划是什么?如果对于这些学生都做到心里有数的话,相信他们一定会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的。
第二,分析中考失利原因。选择复读多半都是在中考中没有发挥好,那发挥失常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太粗心,还是知识点掌握得不够牢固,还是心态紧张等,又或者是因为中考志愿没填好呢?这都需要学生来个自我检查,找出症结所在,才能在全新的学习环境中不犯旧的错误。
第三,与父母做一次深谈。家庭环境对学习也有不小的影响。虽然不少复读学校都采取寄宿制,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时间也许多集中在周末,但是建议学生不妨利用空闲时间和父母来一次对未来规划的“严肃”座谈。看看父母对自己的期望有哪些,对自己是否有新的要求,或者告诉父母希望得到他们哪些帮助。
第四,及早收心,做吃苦准备。经历过复读的学生都知道,复读是很辛苦的,甚至比初三更需要学生花费时间和精力。所以不建议学生在暑期“疯玩”,这样开学很难一下子收心在学习上,如果刚开始复读就跟不上全班的步伐,那在今后的学习中是会很吃力的。此外,做好吃苦的准备也是暑期的“功课”,如果对未来学习的艰苦程度没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和了解,那也许在面对困难时会惊慌失措。
第五,不同程度不同学法。我们常说不同程度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复读生也不例外。成绩不错的学生在确定自己对于基础知识点“零漏洞”后,可以针对难题进行自我训练;成绩中等的学生对自己的易错题要特别上心,同时还要找出自己的薄弱学科,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成绩较差的学生的着眼点当然在基础题上,弄清课本后每一道习题的过程就等于将基础知识点都过了一遍。
第六,解决背诵关。基本上每年的考试大纲都不会做大调整,每门学科需要记背的知识点也不会有大变化,所以学生可以在暑期时就开始着手解决背诵关,将一些需要记背的知识点,特别是文科的来个“大扫除”,这样开学了你就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在一些需要理解的学科上了。同时,学生也要明确,解决背诵关不仅要会口头背,更要会用笔默写出,特别是语文的古诗词背诵,学生很容易因写错别字而失分。
第七,重视体育锻炼。30分的体育分在有些学生看来并不难得,但是在如今这个“分分必争”的中考中,如果比其他学生多一两分,也许就是差了一个档次的学校。所以在暑期,学生可以针对性地进行体育锻炼,尤其是一些可以自我完成的简单动作,如仰卧起坐、短绳、立定跳远等。如果有学生选择游泳作为耐力项目,那也可以在暑期就“特训”起来。
最新资讯
- 1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中小学 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
- 2 心理健康讲座丨居家防疫,做孩子最好的老师
- 3 精彩回顾: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讲授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4 喜报!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荣获国家社科基金优秀社科学术社团奖补第一档
- 5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二期:作业设计信息化,减负提质高效率!
- 6 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邀您观看直播: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7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一期: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是关键!
- 8 湖南教育系统多措并举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 9 保定市博野县教体局“三点发力”,扎实做好微课展示活动
- 10 关于开展2022年度课题申报及新单位会员申请工作的通知
搜索热点
- 1 关于举办“AI赋能创新人才培育与学校特色发展”研修班的通知
- 2 通知丨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邀您参加中小学教育创新活动——教师人工智能(AI)微课展示活动
- 3 关于开展2022年度课题申报及新单位会员申请工作的通知
- 4 通知丨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邀您参加中小学教育创新活动——教师微课展示活动
- 5 人大附中精品公开课汇总——走进名师课堂(11月)
- 6 人大附中精品公开课汇总——走进名师课堂(10月)
- 7 人大附中精品公开课汇总——走进老师课堂(7月)
- 8 精彩回顾——国家基础教育网络扶贫扶智暨大规模推广双师教学调研会
- 9 双师课堂教学示范课
- 10 双师课堂的那些事儿——广西省上林县三里中学双师教学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