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小学教育联盟网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反思

来源: 化学大会   2012-02-27 19:18:53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为新一轮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为此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结合自身教学,对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反思,反思中总结教学的“得与失”,找出差距,不断提高完善自我。本文就高中化学教学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进行反思探索,提出主要从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实验方法等方面进行高中化学教学反思。

关键词:新课标准教学反思理念过程方式实验方法

教学反思也称为“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备考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当前,新颁布的《普通高中国家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它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主要目标,以下本人就根据“新课标”要求及其教学理念,依据化学学科特点,结合我国目前化学教育教学现状和要求,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谈谈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进行教学反思。

高中化学教学中要求反思的层面有很多,本人认为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教学反思:

一是教学理念上反思:“新课标”要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因而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因而本人在教学中注重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如在《氯水》这部分内容教学时,我课前布置学生按学习小组制定探究设计内容,课堂教学中也安排按学习小组进行探究实验分析的环节,使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既预测又体验,既观察又思考,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究的乐趣和学习的全过程,学生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主人,它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学生的各种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被发现和发展。又如在讲到乙醛得氢还原为乙醇,得氧氧化为乙酸时,我先引导学生共同分析上述两过程中乙醛醛基碳原子氧化数的变化,然后自主思考与无机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统一性,这样使学生真正理解了为什么在有机化学反应中得氢是还原、得氧被氧化,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了他们终生学习能力。

二是教学过程的反思:教学过程反思包括课前思、课中思、课后思。课前思主要是面对新课程改革,如何突破习以为常的教育教学方法,应以“新课标”的理念为指导,改进教法,优化教法;课中思则是一种难度较大的瞬间反思,它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主动地调整教学方案、教学策略,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效和高质;至于课后思则是教学过程中至常见、内容至广、形式至为多样的一个反思过程,其主要类型有“课时思”即一堂课下来就进行总结思考,写好教学日记,这对第一轮高中教学至为重要;再有为“周后思”或“单元思”也就是一周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进行反思,摸着石头过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接着为“月后思”对一个月的教学活动进行梳理,为教学承前启后作必要准备;至后是“期中思”或“期末思”,这是比较完整的阶段分析,通过对考试情况的分析以及与学生座谈等形式对教学进行完整的整合思考;当然还有时间跨度更长的一个学年甚至于一届教学的宏观反思,对于宏观反思本人认为要注意与时俱进,使自身教学经验与“新课标”要求进行完美的结合,从而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境界。

三是教学方式上反思:常期以来教学内容的安排多以知识的逻辑为主线,忽视了教育的逻辑和接受逻辑,即教材中的章节理所当然地成为教学的单元,教材内容的先后顺序无一变动成为教学内容的安排顺序。授课方法基本是“满堂灌”,灌知识,灌方法,鲜有师生互动,更谈不上激活体悟、启迪智慧、开掘潜能,我们不得不反思,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否符合现代教育思想?“新课标”告诉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成为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参与者,教师的教学方式应灵活多样,教学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基于上述要求、本人在高三化学复习阶段、大胆采用先讲授中学化学理论知识即原子结构、电解质、化学平衡、氧化还原等内容、然后在已有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学习有关元素化合物的内容,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习惯,还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主体、都得到了充分发展。

四是实验方法上反思: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实验也是实现中学化学教学目的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贯穿于中学化学的全过程。实验做为一种探究活动,是有效实施中学化学教学目标的重要而必要的前提条件,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然而现在的高中生习惯于“照方抓药,按部就班”,少有自主探究,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实验方法上的创新,注意强化实验过程中学生活动探究的力度,比如在实验安排上将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相融合,增加探究性实验的比例,或将验证性实验作为探究性实验的一种活动形式等等,又如常让学生对某一现象展开讨论,提出各种问题,或共同协作进行实验改进,使之更加完善。也可让学生通过实验就实验结正确与否进行讨论,尽可能多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化学的美和奥妙!事实证明以上做法都大大调动了学生在实验形为中的积性,在实验方案的设计、完成实验及分析讨论实验现象和结论等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各种能力。

以上便是本人在高中化学教学反思中的一些探索,总之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过程,教学反思可以激发教师终生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反思会不断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不断发现一个个陌生的我,从而促进自已拜师求教,书海寻宝,因而教学反思过程也是教师人生不断辉煌的过程,愿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

参考文献:

1:郭思东.感悟学习的若干思考、《课程、教材、教法》2004(1)17—19

2:刘登学.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参与、《中学化学》2003(6)28

3:陈世华.论学生批判思维能力的形成、《化学教学》2003(10)18

 

扫一扫,下载App端
扫一扫,添加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