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小学教育联盟网

为了大山里孩子的明天——人大附中六盘山支教一瞥(组图)

来源: 人民网   2012-09-13 19:08:11

导语:他们是一群从没走出过大山的孩子,搭草屋、住窑洞,祖辈都在荒山中耕种;他们家里唯一的值钱家当可能是一头牛;他们勤劳,好学,有梦想;他们需要跋涉600多公里才能到就近的高中就读……为的仅仅是一个求知的机会,一个对山外了解的渴望。可能只有真正走进这群大山的孩子,你才能明白一个大山的孩子考上大学是多么的不易。

中央电视台相关报道:山里娃的名校情缘(视频)

8月22日,中央电视台记者到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人大附中宁夏实验学校)做深度采访,我有幸同行。几天的六盘山之行,与山里的孩子接触后,更多了一份对支教的理解。教育改变命运这句话恰恰在他们身上至能体现。

背景: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是一所乡村孩子的城市学校,学校创建于2003年,位于宁夏自治区首府银川,学生全部来自宁夏南部山区。2007年7月9日,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挂牌成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宁夏实验学校。实际上早在挂牌之前的2007年1月,刘彭芝校长一行冒着严寒赴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考察。刘校长走进校园,来到了学生中间,当她得知六盘山高中的学生全部来自宁夏南部贫困山区,在六盘山高中免费上学,当她看到六盘山高中的学生渴求知识的目光时,当她了解到宁夏六盘山高中建校仅仅四年,是全区至年轻的示范高中时,当即决定把宁夏六盘山高中作为结对帮扶学校。每年从宁夏南部山区挑选8名品学兼优的学生来人大附中留学。一晃,六年过去了,这路程是怎么走过来的,我用这次行程的日记,给他做一个解读,我想会有深切的感受……

一、8月22日

12点20分,我和央视记者李朝、陶利军,还有校友李思宇一行四人登上了从北京到银川的航班,因为机场的原因,下午四点多,飞机才降落在银川机场。我们直接去六盘山高级中学。到学校首先看到的是,六盘山高级中学高考辉煌的喜讯:全校录取本二以上学生数为1576名,哇塞!太牛啦!录取比例达百分之八十。我看到2010届来我校留学的8位学生今年高考全部是重点大学。见下表:

孙逸兴 海城镇 香港中文大学
齐苗苗 隆德县上梁乡齐岔村 北京师范大学
杨渊 盐池县宏亚小区 四川大学
范宇栋 红寺堡开发区红寺堡镇六村 同济大学
杨佩军 隆德县温堡乡长杨村 中山大学
文斌 红寺堡镇兴盛村 北京航天大学
王晓娟 内蒙古 西南财经大学
谢彦苗 中卫市沙坡头区兴仁镇 南开大学

这是学校高考的红榜:学校这样的红榜有一百多米长,好气派!

下午五点多,我们把学校的外景拍好,并采访完六盘山高级中学的金校长。和六盘山中学的领导商量了我们的整个行程,决定第二天六点准时出发,去600公里开外的隆德县,采访今年录取北京师范大学的齐苗苗同学。

二、8月23日

早晨我们六点准时从银川出发,早饭就在车上,每人吃了一块大饼,坐了六个小时的车,12点35分终于到了隆德县,找了一个旅店,放下行李,吃完饭,已是下午一点。一点半,我们出发去齐苗苗家。原想至多两小时能到,可路不熟,问老乡也说不清楚,山上岔路很多,到底哪一条是到齐苗苗家?问了几拨人,各指各的,这可难坏了我们几位。几经折腾,下午四点四十分终于到了。齐苗苗家用至隆重的方式,放鞭炮欢迎我们。见下图:

看,这是齐苗苗的母亲走出家门,满脸笑容欢迎我们。下图

这就是齐苗苗同学和她的家。土墙草屋。(见下图)

虽然齐苗苗家比较贫困,但齐苗苗同学非常阳光,她很自信!

这是她家的至大财富。一头黄牛。(见下图)

齐苗苗告诉我们,她家至直钱除了这头牛,就是她手上的手表,可这手表,是她来人大附中留学期间,从学校发的生活费中积赚下来的。

晚上我们在她家吃晚饭;她爸爸妈妈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晚餐。(见下图)

采访完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我们接上齐苗苗到隆德县住宿。看齐苗苗向奶奶告别。(见下图)

齐苗苗是2010年来我校留学的,今年已经考取北京师范大学,她在自己的日记里有这样的描述:

“在我走近人大附中之前,我的人生是一张画满黑白线条的纸;

如今,在我跟人大附中道别时,我的人生是一幅色彩纷呈的图画。

是的,亲爱的人大附中——是你,和你孕育的多姿多彩的活动,为我的人生轻轻涂上一抹又一抹鲜艳的色彩。

2010年9月9日,一个阳光普照的日子,一件非同寻常的大事,在人大附中静静地上映了,它为我的人生涂上了一抹辉煌的色彩。那是教师节前夕,胡锦涛总书记百忙之中抽时间来人大附中调研。早早地,我就听说届时将有一位重要领导莅临人大附中,内心充满了期待。不久,老师通知我们八位同学制作一个模型以测量吸顶灯的直径,同时告诉我们这是一节有关远程教育的公开课。终于,我和另两位同学带着做好的模型,有幸坐在了那间教室里,讲课正进行到一半,胡锦涛总书记面带笑容款款而至,我们再也难以抑制内心的沸腾的翻涌的激动,齐声高呼:“胡爷爷好!”胡爷爷笑容四溢,和我们前排的同学一一握手。当我的手接触到胡爷爷手的那一瞬间,我恍惚了,“这是真的吗?这可是一般只能在电视屏幕上看到的大人物啊!现如今,就慈眉善目地站在我眼前。这是多大的荣耀!我真是一个幸运儿!”是的,我衷心感谢人大附中,你赐予我人生的这抹说不尽的辉煌,将照耀我一生,感动我一生!”

这是齐苗苗的发自肺腑的真心话!

三、8月24日

今天一早,我们的目标是彭阳县,到今年新来人大附中“留学”的学生虎连峰家。有了昨天的经验,我前一天晚上联系上虎连峰,让他提前到乡政府等我们。免得我们再走错路,耽误时间。汽车在山路爬行,(见下图)

中午到达彭阳,匆匆吃完饭,赶往小岔乡,走了两个多小时,接上了虎连峰同学,我们去他家,还要绕山路开一个多小时,接着还得步行45分钟,我们就是在这样的小路行走。(见下图)

到了,这就是虎连峰家,原来是一个依山而挖的一个窑洞,他奶奶坐在大门口,期待我们的到来!(见下图)

我们去时他父母亲正在劳动。(见下图)

今天要采访完,来到他家已经很晚了,怎么办?我们决定当晚就住在他家,就在他家吃晚饭了。丰盛的晚餐,看来他爸爸妈妈精心准备的。我吃着,真香,这里有深深的情意,不在那场合,你很难体会。

这是我晚上要睡的炕,我和陶记者、还有虎连峰父子四人就睡这里。实话说,我从来没有睡过这样的炕,睡时,我就说:我睡至里边,实际上,我是担心睡在中间,会影响他们,老实说,这一晚,我确实是没有睡多久,我一动就担心影响陶记者、虎连峰父子,至多就是迷糊了两小时。(见下图)

在炕上,我一睁开眼睛,就看到虎连峰的奖状,我心里想,多好的孩子。太需要帮他们走出大山。看下面是虎连峰得奖的照片,满墙都是。(见下图)

晚上我们继续采访。他妈一边缝衣服,一边说孩子学习很努力,我看得出,她很为孩子自豪的。(见下图)

虎连峰家住在山凹里,可以说信息不通,虎连峰要接我的短信,是我和他说好,早、晚各8点,他爬到他家前面的山头上,收看我的短信。今晚,我要给学校领导发一个短信,我也是用了半小时爬到山上。 生活在这样的这样的环境里,我真正理解了高中语文课本里张承志散文《汉家塞》所表现的“坚守”精神!

五、8月25日

昨天没有洗就睡了,今天也没有洗脸。山里太缺水,一大早,我就看到他们都下地了。就是上山割草。我随他们去,和他们交谈中知道了这里的一片林子,就是他们一家人开的,虎连峰的爷爷开始就在这里种树,现在,开始山绿了。但爷爷也去世多年了,很遗憾。要使荒山变绿洲,多么不容易。(见下图)

中午时间,我们工作完了,我们决定不吃饭就回,驴子拉着虎连峰的行李。我们下山了。(见下图)

走在回银川的山路上,沿途看到层层梯田,很美。

西部的农民是多么期盼他们的孩子走出大山。此时,我想起刘彭芝校长说的话: “每一个孩子, 无论富贵贫穷,无论身处城市乡村, 都有享受优质教育的权利, 都有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梦想。” 为了帮助普天下更多的孩子实现梦想, 刘彭芝校长领导下的人大附中其实早在2002年,她就带领全校教师勇敢地迈出了支持中西部地区农村教育发展的步伐。这就是一位当代教育家的气魄!

山,很深;路,很远;梦,很美。人大附中正是怀抱这个梦想,用自己的光和热,去照亮山里的孩子前方的路 。

(图片均由李思齐同学提供,特表感谢)

中央电视台相关报道:山里娃的名校情缘(视频)

扫一扫,下载App端
扫一扫,添加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