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中公开四大办学秘诀
本报记者林木 发自北京 1月20日上午,由北京市海淀区教工委、海淀区教委主办的“引领·担当——人大附中教育家办学实践研讨会”在人大附中综合楼四层报告厅举行。北京市海淀区各中小学校的校长书记、中国基础教育卓越校长卓越基地第二期校长班学员、人大附中及其联合学校的部分教师以及学生家长和校友代表等参加了会议。研讨会还特邀部分国务院参事出席。
本次研讨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大附中的办学实践案例展示。其展示重点不在于教育教学辉煌成绩的“结果”,而在于艰难探索的“过程”,由此让与会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使成功的经验可以分享,容易复制。
一是课堂。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人大附中副校长周建华介绍了人大附中如何改革以形成高效课堂。高效课堂以学生发展为目标,通过运用新的教学设计理论框架,将来自教师的经验通过数据挖掘量化为课堂教学评价指标检验课堂质量。人大附中在全校教师中就高效课堂进行了调研,对调研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就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一个一个环节进行改革,改革成果扎实有效。目前,人大附中已形成了以学生自主学习、师生/生生适度互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兼顾为特点的课堂特色,宽松、自由、民主和平等的课堂文化。
二是教师。在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着眼点在学生,着力点在教师”教育思想的引领下,人大附中将教师的发展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形成了教师自主发展、特长发展和团队发展有机整合的模式。人大附中教师的专业、职业与敬业在基础教育界和学生、家长中有口皆碑,老师们引领学生攀登着他们中学生涯的一个又一个高峰。
三是学生。人大附中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载体包括研究性学习课程、科研社会实践项目研究、中外合作研究项目研究、学生社团、各种活动等。人大附中的高考成绩优异、国内外学科竞赛、创造发明大赛、文艺体育大赛成绩突出,但与之相比较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人大附中学生所表现出的卓越的创造力、科研能力、领导力、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远大抱负等特质,孩子们身上那种自尊、自信、朝气蓬勃的气质让与会者看到了中国教育的希望和未来。几位来自人大附中少年科学院的学生现场讲述了他们参与社科院建设、组织活动的过程和感受,一位学生谈到,“少科院的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参与一场活动和举办一场活动的巨大差别,对我组织策划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都有很大的锻炼和备考,也让我深切体会到了团队协作、顾全大局的重要性。”
四是氛围。人大附中形成了“爱与尊重”的校园氛围,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职员,乃至临时工,都给予了充分的尊重。正是有了爱、有了尊重,学生和教职员工都能够实现个性化发展。这也是人大附中的办学理念——尊重个性、挖掘潜力。学生视频作品《一座楼的背影》将学生们对学校的热爱、对校园生活酸甜苦辣的体验表现得淋漓尽致,从中可以看到孩子们在独立思考、全面素质、动手操作能力和美学艺术修养等方面的成长,而这无不与“爱与尊重”的校园氛围有关。
最新资讯
- 1 通知丨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邀您参加中小学教育创新活动——教师人工智能(AI)微课展示活动
- 2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中小学 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
- 3 心理健康讲座丨居家防疫,做孩子最好的老师
- 4 精彩回顾: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讲授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5 喜报!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荣获国家社科基金优秀社科学术社团奖补第一档
- 6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二期:作业设计信息化,减负提质高效率!
- 7 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邀您观看直播: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8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一期: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是关键!
- 9 湖南教育系统多措并举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 10 保定市博野县教体局“三点发力”,扎实做好微课展示活动
搜索热点
意见反馈
-
* 问题反馈:
-
问题截图:
最多3张
-
*手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