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未来的教育家 人大附中培养基地2016-2017年度工作总结
2016年5月以来,人大附中培养基地继续以托起未来的教育家为培养目标,以“学校发展与校长自身发展有机结合、培养工作与基地校工作有机结合、培养工作与学员校特色发展相结合、自身发展与示范引领有机结合”的四结合培养理念,在第一年培养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结合人大附中的办学实践与成果、刘彭芝校长的办学思想、以及生成性培训资源等,对基地学员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全面培养,特别是对各位学员校长工作室的工作进行指导。
一、实践导航备考育人能力
1、2016年5月3日,人大附中领航班基地组织学员召开网络培训会议,对基地一年的培养工作进行了总结与梳理,各位校长学员分别就个人学习研修及办学成果方面作了详细的汇报,基地导师对各位学员进行了精心的点拔指导。
2、2016年5月10日,在人大附中培养基地主持人刘彭芝校长的带领下,基地导师及学员共同参加了国培计划首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中期成果展示及总结交流研讨会,对下一步的培训工作进行了统一安排。
3、2016年7月13—19日, 人大附中培养基地组织第四次集中培训,培训安排了基地主持人、首席专家刘彭芝校长的主旨报告,学生核心素养专题培训,以及人大附中教育教学相关工作报告展示等精彩丰富的内容。
4、2016年8月8日-9日,人大附中培养基地协助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等单位,召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研讨会,基地全体学员参会培训,听取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组组长、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张玉台、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院士以及刘彭芝校长的专家报告,并与全国各省市10多所长期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研究的学校校长交流研讨,全面深入了解当前我国创新人才培养工作。
5、2017年2月14日-17日,人大附中培养基地组织第六次集中培训会,内容主要包括: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领航班学员办学思想报告,以及人大附中以立德树人和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改革研究等。
二、实践指导备考办学水平
为了进一步促进基地学员校长们的专业化发展,备考各校办学水平,2016年9月—12月期间,基地主持人刘彭芝校长率领基地专家团队和基地学员30余人,分别赴山西省运城市新绛中学、四川绵阳南山中学、苏州振华中学进行了深入的考察、调研。
1、2016年9月25-27日,刘彭芝校长率队调研山西省新绛中学。首先深入新绛中学高一、高二、高三各年级进行听课,并进行了集体研讨与评课。调研团队与新绛中学的中层领导、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座谈,并对宁致义校长工作室工作给予了指导。刘彭芝校长还为新绛中学全体教职员工、新绛县各中学校长,新绛县全体教研员等400余人做了长达5个小时的《教育思想 教育理念 教育智慧》专题报告。
2、2016年11月16-17日,刘彭芝校长率领队赴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进行深入考察、调研。调研以分组合作的形式开展,通过办学设施考察、课堂观摩点评、与学校干部师生座谈、导师讲堂、学生社团活动观摩、校长工作室指导等六大模块,对唐江林校长的办学实践给予了全方位的指导。调研过程中,唐江林校长还向专家组做了办学思想实践与探索专题汇报,刘彭芝校长也为绵阳市省级示范校以上学校的校长、人大附中基地学员校长、南山中学全体教师等600人进行了教育思想专题报告。
3、2016年12月5—6日,人大附中基地导师周建华校长带队和各位学员校长们赴苏州振华中学进行考察、调研,通过课堂观摩点评、与学校干部师生座谈、学生社团活动观摩、校长工作室指导等方式对周颖校长办学实践给予指导,周颖校长也向导师团队及基地其他学员专题汇报了办学思想与实践情况。
4、2016年12月17日,刘彭芝校长调研考察了湖南雅礼中学,对刘维朝校长办学实践及校长工作室进行指导,并向湖南省的600名“未来教育家”培训项目参培人员以及长沙市教育系统300多名校长做了专题报告。
三、思想凝练备考学术修养
1年来,在人大附中培养基地理论与实践的指导下,学员不仅在办学水平、育人质量上不断备考,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凝练个人教育思想,逐渐提炼出了每位校长独特的教育思想。2016年,中国教育报共刊载了人大附中培养基地6篇校长教育思想、教育实践的文章,以及刘彭芝校长对6位学员的点评文章:
1、《宁致义:“半天授课”重构学校教育时空》
《导师点评:构建现代课堂新格局》
2、《刘维朝:在育人和育分中“守衡”》
《导师点评:变与不变中的担当者》
3、《刘浩:“普职结合”炼出不一样的高中》
《导师点评:教育行当里的“冶金师”》
4、《唐江林:“多元启智”搭成长阶梯》
《导师点评:以实干立身的书生校长》
5、《周颖:苏式智慧重新定义学习》
《导师点评:变革学习方式 深描文化底色》
6、《辛军锋:“种”心于校,钟情于师生》
《导师点评:坚守与创新中办“大教育”》
四、引领与担当——各名校长作室工作情况
1、刘维朝名校长工作室
刘维朝名校长工作室现有20名中青年校长成员,一年来,工作室共开展三次集中研训。在湖南省首届湖湘教育论坛上,刘彭芝校长为工作室全体学员校长及湖南省中小学校长作刘彭芝教育思想报告,当代先进教育思想给全省中小学校长带来新鲜养分。理论导师刘铁芳教授在集中研训上作专题辅导报告,带领全体学员对当代教育的价值与使命进行了重新的认识。工作室主持人刘维朝校长对自身教育思想进行总结提炼,并在专题集中研训中,与全体学员校长作了分享。在集中研训的过程中,工作室既注重理论的引领,更关注学员校长的教育实践,以问题为导向,促进中青年校长成长。在全面分析各个层次教育实际的基础上,工作室继续推动《落实核心素养,涵养生命气象——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实践研究》课题开展,各学员校长立足教育实践制定研究计划,开展实践研究。
刘维朝校长工作室2016年持续推进对湖南宁乡七中、长大附中等薄弱学校的帮扶,两所学校在工作室的指导下,办学理念、办学格局、教育质量及校园文化实行了自我更新。工作室还组织雅礼中学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及各学科老师送教下乡5次,组织雅礼中青年教师送课下乡100余堂次,组织城区学员校与边远地区学员校之间教学交流200余人次。刘维朝校长先后在国防科技大学与全国百所重点中学“共育强军人才论坛”, 湖南省市州教育局长暑期研讨班,长沙市暑期教育工作会议,首届湖湘教育论坛等活动上发言。其中《学校治理的现代化之路》在区域内产生强烈反响,得到省市教育部门与同行的高度关注。
在科研方面,刘维朝校长也是成果颇丰,《中学生管理》以《涵养生命气象》为题报道了刘维朝校长的教育办学实践,《湖南教育》以《办一所影响学生一生的学校》为题报道了学校的育人成果。主持与推动工作室立项课题《落实核心素养,涵养生命气象——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实践研究》。
2、周颖名校长工作室
周颖名校长工作室目前有7位成员,一年来共集中研修5次。周颖名校长工作室以“基于课程的初中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科研课题为驱动,通过专家理论指导、成员校实践研讨、专家实践诊断等方式,不断备考成员校长们的办学水平。
在区域教育帮扶方面,苏州市振华中学与苏州北美国际高级中学合作办学成立苏州市振华中学校北美分校,振华中学输出的师资团队和管理团队。苏州振华中学还与相城区黄桥中学结为友好学校,两校在师资、课程、设备等方面进行深度交流,并不断加大教科研、课题研究、教育项目的合作。1年来,周颖校长带着学校骨干教师赴远赴云南省楚雄市姚安县、广东清远瑶族自治县,通过开展示范课,专题报告,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支教帮扶,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周颖校长还积承担如京苏粤第五期中青年校长高研班、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霍尔果斯市骨干教师、贵州省六盘水市、铜仁毕节威宁县校长、南宁市部分中学骨干教师等200多名校长和老师来苏学习的跟岗培训工作。
在思想凝练方面,周颖校长不断提高,1年来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等发表《“诚、朴、仁、勇”——从校训看苏州振华中学校之不同》《文化立校,注入发展新活力》《校长要做好顶层设计》《把校长当作一门“学问”来做》《从学生真实生活出发建设课程》等理论文章。
3、辛军锋名校长工作室
辛军锋名校长工作室目前有6位成员,辛军锋以追求公平,国事担当为己任,不遗余力的对薄弱学校和兄弟学校进行支持帮扶,承担了陕西省校长教师培训、送教下乡、大学区学区长学校等任务,发挥引领辐射示范作用,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他依托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育才育人,奠基未来”办学理念探索与实践研究》课题,结合学校“红色文化,素质教育”的主题,发挥学校历史文化资源和办学理念上的成果优势,凝聚工作室校长共识,推进办学理念顶层设计和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农村学校深化改革,实现教育均衡。
他牵头和西安临潼马额中学、安康宁陕中学等校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派骨干教师前去讲示范课,进行教学研讨交流和代培青年教师。工作室多次到西安市蓝田县文姬中学、延安市黄陵县田庄中学、安康市宁陕中学等6所成员校开展调研和教学研讨活动,通过指导、交流、资源共享、师生联谊、资金投入等多种形式更新了帮扶学校的观念,加强了帮扶学校的师资力量,备考了帮扶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辛军锋还亲自授课,相继培训了参加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影子培训的省内基层学校校长、教育部“边远贫困地区农村校长助力工程”的西部地区中学校长和省内外多批校长教师的培训。学校与美国利普家庭基金会就西安市周至县永丰支教项目达成合作协议,接收边远山区永丰小学毕业学生,免费提供住宿,提供义务段学生营养餐补贴。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得到提高,顺利完成学业,特别是适应能力、交往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有了很大提高。他在西安市育才中学大学区发挥学区长学校的作用,将办学理念和办学经验传授给学区内特立中学、同仁中学等成员学校,推动了育才中学大学区的整体发展。辛军锋连续两年被西安市雁塔区教育局评为“大学区管理制”改革工作先进学区长。
4、刘浩名校长工作室
刘浩名校长工作室以刘浩校长牵头的天津市教育体制改革项目《普通高中校本课程中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研究》为依托,带领校长工作室成员对“普职结合”的教育实践进行不断深入的实践与研究,率领工作室成员到国家级职业教育示范区天津海河教育园区考察职业教育情况。多次在天津市校长培训会上做报告,在京津冀高中校长论坛做发言介绍普职结合教育情况。并不断在学术期刊中发表“普职结合”的科研论文,刘浩校长 “普职结合”的教育实践逐渐成为天津教育的一张名片。
5、唐江林名校长工作室
唐江林名校长工作室围绕研究主题,以深入研读2本以上教育管理专著为切入点,自学与研讨相结合,着力备考工作坊成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同时,各成员结合所在学校的办学情况,选择1-2项校本课题进行研究,着重探索本校办学特色发展出路,成果定期交流共享。工作室还通过探访名校、互访互助、专题论坛等形式全面备考校长办学水平。
唐江林名校长工作室还创造性地建立起“绵阳南山中学唐江林名校长工作室网页”,通过主持人网页和成员博客群,进行“名校长风采”、“管理特色”、“课题研究”、“工作简报”等栏目,发挥工作室的社会辐射作用。让工作室成长动态被区域教育部门、成员所在学校等及时了解。让网络平台成为名校长工作室的一个动态工作站、成果辐射源和资源生成站。
唐江林校长以“帮扶一所学校,教好一名学生,温暖一户家庭”为指导思想,一年来,不断输出优质教育资源,切实履行社会责任。(1)支教平武中学,在工作室成员刘虎校长带领下开办平武中学南山班,创造了“低入口,高出口”的奇迹;(2)带着对民族地区教育的深厚情感, 建构“依托名校办民校” 崭新机制,全力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南山中学举办攀西南山国际。在工作室成员何佳庠为首的团队努力下,创全省民办学校首届招生人数之至,这是四川名校教育资源向少数民族地区转移的第一校,是依托名校办民校的均衡教育范例。(3)帮扶双乐初中。在唐江林校长的主导下,南山中学出资,及时为双乐初中新建储水系统,洗漱台,使饮用水系统得到根本改变。为双乐初中捐赠现代化教学设施,并设立5万元的“南山中学弘毅奖学基金”,资助品学兼优的学子们。同时,两校间互派干部及教师代表交流学习,从根本上帮助该校备考办学水平。(4)援助广元万达中学,带着对川陕革命老区的深情厚谊,在工作室成员姚辉校长的带领下,学校派出6人工作团队,到广元万达学校实施对口援助,担任学校管理干部,担纲一线教学,从管理谋划、教育实施、质量监控等多个环节进行精准帮扶。
6、宁致义名校长工作室
宁致义名校长工作室以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的传承为专题,研究地方特色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承与发展,2016年,新绛中学将绛州锣鼓带上了央视舞台。宁致义校长潜心研究实践“半天授课制”多年,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果,1年来,他多次赴外地讲学,如到太原市杏花岭区,内蒙鄂尔多斯,新疆布尔津、沙湾、广东佛山市做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报告。同时,在宁校长的推动下,新绛中学与布尔津高级中学签订帮扶协议。
五、名校长培养经验
1、教育家型校长的引领是名校长培养的至重要培训资源
人大附中培养基地主持人刘彭芝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她从事教育一线工作50多年,担任校长、副校长职务28年,有丰富的办学经验,并形成了完备的教育思想理论体系,同时,多年来她创立国家基础教育卓越校长卓越教师培养基地,培训全国数千名校长教师,有着丰富的培养经验,积累丰富的培训资源,因此,校长学员们在刘彭芝校长的引领下,耳濡目染,近距离感受教育家型校长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智慧,全面备考校长学员们的办学水平。
2、优质学校的示范作用对名校长培养为重要
人大附中作为国际、国内领先的中学,多年来在教育教学改革、优质教育资源辐射等众多领域起着引领与示范作用,名校长们切身体验优质学校的内涵,全方位观摩研究优质学校办学实践,对他们能力的备考为重要。同时,学员校长们还可以带领其管理团队与教学骨干深入优质学校,进行研究学习,整体备考其整个学校的办学水平。
3、专家团队的教育教学诊断是名校长培养的法宝
1年来,人大附中培养基地专家团队带领全体学员深入4所学员校,丰富的教育教学专家们深入教学一线,观摩调研诊断,全面促进学员校的发展。
4、专家引领下的学员间的互学互助是学员创新发展的源动力。
经过长期的交流互动,校长学员及其学校的优势被大家认同,比如山西新绛中学的“导师引领下的半天授课制”、天津复兴中学的“普职教育结合”、长沙雅礼中学的“学术立校”、苏州振华中学的“苏式课堂”、四川绵阳南山中学的“多元启智、阶梯引领、自主发展”、西安育才中学“红色文化滋养师生成长”等,都属于面向明天和未来教育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尚有较大的备考空间。培养基地以校长学员教育课题研究为载体,积推动和组织校长学员所在校进行诸如此类领先的办学探索,并由基地校和校长学员所在校形成的团队,互相学习,协同努力,各有侧重,共同创新,共同进步,共同诠释“领航”的精彩。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培养基地
2017年6月1日
最新资讯
- 1 通知丨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邀您参加中小学教育创新活动——教师人工智能(AI)微课展示活动
- 2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中小学 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
- 3 心理健康讲座丨居家防疫,做孩子最好的老师
- 4 精彩回顾: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讲授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5 喜报!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荣获国家社科基金优秀社科学术社团奖补第一档
- 6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二期:作业设计信息化,减负提质高效率!
- 7 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邀您观看直播: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8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一期: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是关键!
- 9 湖南教育系统多措并举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 10 保定市博野县教体局“三点发力”,扎实做好微课展示活动
搜索热点
意见反馈
-
* 问题反馈:
-
问题截图:
最多3张
-
*手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