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探索实施“教师+志愿者”模式 努力做好课后服务工作
河北省衡水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积回应新时代群众教育关切,以备考课后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切入点,探索构建“教师+志愿者”新模式,不断备考教育服务能力,努力增强群众教育获得感、幸福感。
抓好组织领导。市教育局成立专项工作机构,从相关科室抽调精干力量组成“教师+志愿者”课后服务工作专班;同时,与团市委、市体育局、市文联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工作制度,联合印发《关于在课后服务工作中引入“教师+志愿者”服务新模式的实施方案》,明确“教师+志愿者”服务新模式的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实施步骤,为各县(市、区)规范有序实施提供保障。建立专题工作调度会机制,组织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召开“教师+志愿者”服务工作推进会议,明确创新“教师+志愿者”课后服务方式,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教师和志愿者的积性,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抓好招募培训。制定分类施策、针对性强的课后服务志愿者招募方案,明确志愿者准入条件、招募程序和聘用办法,并组织各县(市、区)发布招募公告,广泛动员吸引各方面人士参与,为丰富课后服务工作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每学期开学前,教育行政部门联合相关部门与学校共同开展志愿者报名资格审核,对志愿者资质进行严格把关。重点加强对入校参与课后服务的志愿者在教育资质和身体条件等方面的审核备案,并签订课后服务聘请人员安全责任书,建立档案留存。结合各学校课后服务开展情况、特色办学优势与紧缺人才目录分配志愿者,努力做到“人岗相适”。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开展校情班情、课后服务时间、服务方式、服务内容与安全事项等内容的集中培训,使志愿者尽快进入角色、高效开展工作。
抓好总结评估。指导各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向学生和家长发放课后服务内容目录清单,明确课后服务的种类、形式、内容及注意事项。在尊重学生意愿并征得家长同意的基础上,与学生及家长签订课后服务权责书,明确各方权责。在志愿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学校及时跟进、全程参与,做到学生集中时有教师监护、学生活动时有安全保障、学生进出时有统一组织。探索开展考核评估工作,建立以政府教育督导部门为主导,团委、体育、文联等部门共同参与的督导评估体系,把施行“教师+志愿者”课后服务模式纳入教育督导体系之中,与学校各项事业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评,确保“教师+志愿者”课后服务新模式高质量推进。积推动各地各校扩充志愿者队伍、丰富课后服务形式及内容,形成“学生免费参加、学校集中看护、志愿者广泛参与、活动安全有序”的课后服务工作新局面。
最新资讯
- 1 通知丨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邀您参加中小学教育创新活动——教师人工智能(AI)微课展示活动
- 2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中小学 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
- 3 心理健康讲座丨居家防疫,做孩子最好的老师
- 4 精彩回顾: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讲授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5 喜报!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荣获国家社科基金优秀社科学术社团奖补第一档
- 6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二期:作业设计信息化,减负提质高效率!
- 7 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邀您观看直播: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8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一期: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是关键!
- 9 湖南教育系统多措并举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 10 保定市博野县教体局“三点发力”,扎实做好微课展示活动
搜索热点
意见反馈
-
* 问题反馈:
-
问题截图:
最多3张
-
*手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