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小学教育联盟网

四川省成都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努力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

来源: 四川省教育厅 编辑:南南  2021-07-02 14:03:46

四川省成都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充分激发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性创造性,努力形成师生才智充分涌流、学校活力竞相迸发的良好局面。

四川省成都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努力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

从管理到治理,加快构建新型政校关系。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推动构建政府依法管理、学校依法办学的教育公共治理新格局。坚持党建引领,推进实施党建质量备考三年行动计划,全市公办、民办中小学党组织覆盖率100%、党建工作覆盖率100%。坚持政府主导,建立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每两年动态调整机制,确保两个“只增不减”;制定全市中小学校建设标准,滚动实施中小学“三年攻坚”行动计划,近两年全市新投用中小学373所、新增中小学学位20.2万个。坚持多元参与,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构建区域教育联盟发展模式,组建名校教育集团,与30余所在蓉高校深度共建环高校优质基础教育生态圈,不断缩小城乡、校际等差距;联合卫健部门建立健康副校长管理机制,筑牢疫情背景下学校办学健康防线。

从限权到赋权,依法落实办学自主权。探索简政赋权,保障学校用人自主权、组织架构权、经费使用权等,重塑学校内部治理组织结构,实现学校事情学校办。实行人员自聘,动态核定试点学校教职工规模控制数,由学校自主确定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自主确定招聘教职工数量、标准和程序,自主设置内设机构,自主选任中层干部。实行管理自主,坚持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一体化管理,坚持公民办学校同权,推动学校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将学校发展规划、教育教学管理等充分赋权给学校。强化末端管理,充分发挥班主任等育人作用,严格规范“进校园”活动,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打通教育生态治理“至后一公里”。实行经费包干,以公办同类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和教师人头经费总额为基数,按生均测算后一次性打包划拨学校,由学校自主统筹使用;坚持按劳分配、按岗取酬、绩优酬高、薪随岗变的分配原则,教师绩效向更高层次人才的倾斜。

从经验到实证,积创新教育评价制度。将教育评价作为学校办学的“指挥棒”,在率先实施教育均衡化、国际化、现代化监测评价的基础上,开展“五育并举”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推动教育评价从经验向实证转变。着力创新评价体系,制定评价实施方案和指标框架,从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提取33个核心要素,每个维度赋予20%的权重,切实扭转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教育质量的倾向。着力改进评价方式,每年抽取30000个学生样本、1500个校长教师样本,对学生课业负担、体质健康等21项可监测指标进行多维监测评价,并参考相关数据、公告报告以及满意度调查结果等对剩余指标进行评价,确保每个指标可量化、可比较。着力强化结果运用,严格执行通报表扬和约谈问责制度,将评价结果作为资源配置、经费安排、评优评先等重要依据和参考,充分发挥评价的引导、诊断、激励、改进作用,不断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扫一扫,下载App端
扫一扫,添加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