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学院探索“双元制”模式 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合肥学院以合肥市全国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紧扣“专业、就业、产业”三业统一,依托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建设,与德方高校及企业共同成立“专业及协调委员会”,合作开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双元制”本科教育改革,打通教育链与产业链衔接“至后一公里”,不断备考人才培养质量。
建好“双模”课程。在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基础上,借鉴德国模块化教学理念,构建基于能力导向的模块化教学体系,在相关课程内容中增加现代企业所需要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模块,对现有传统工科专业建设进行升级,加入生产组织、价值流设计开发、ERP/PPS系统导论等管理学、经济学相关专业知识。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在开设德语语言课程的同时,专业课程实施中德双语教学,由中德双方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授课,既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也备考学生分析、沟通、表达、协调管理以及跨文化交流等方面能力。
切换“双边”场景。实行校企双导师制,灵活切换校企教学场景。前四个学期学生主要在学校学习,将生产实践中的真实案例有机融入教学中,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第五、六学期将学习地点切换到企业,开展现场实践教学;第七学期回到学校,结合企业实践接受专业课教学;至后一学期,以试题真做的方式完成毕业设计,强化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培养“双能”教师。实施“双聘”“双挂”制度,利用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建设,制定“双能型”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积培养和引进具有国际专业背景的“双能型”教师。截至目前,已有20余名学校教师通过赴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成长为“双能型”教师,有30余名企业工程师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
强化“双元”评价。对学生学业情况实施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校内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校企共同制定考核标准及其评定办法,全过程、分阶段共同完成考核过程,根据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实践期间工作表现、工作能力和行为习惯等进行全方位打分。从历届学生完成的企业实训结果来看,有超过40%的同学得到了“”的评价,超过95%的同学得到了“良好”以上的评价。
最新资讯
- 1 通知丨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邀您参加中小学教育创新活动——教师人工智能(AI)微课展示活动
- 2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中小学 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
- 3 心理健康讲座丨居家防疫,做孩子最好的老师
- 4 精彩回顾: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讲授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5 喜报!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荣获国家社科基金优秀社科学术社团奖补第一档
- 6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二期:作业设计信息化,减负提质高效率!
- 7 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邀您观看直播: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8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一期: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是关键!
- 9 湖南教育系统多措并举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 10 保定市博野县教体局“三点发力”,扎实做好微课展示活动
搜索热点
意见反馈
-
* 问题反馈:
-
问题截图:
最多3张
-
*手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