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解读:“切合题意”
在“2011年上海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中心与材料占25分,占作文总分的近42%,其中,“切合题意”是A类卷的要求,其他各类卷则为“符合题意”(B类),“基本符合题意”(C类)。可以看出在中心与材料上,只有选择的材料和确立写作的中心“切合题意”,中考的临场作文才能活动比较高的分数。
“切合题意”不仅仅是上海中考作文评分标准的要求,在全国其他省市的中考作文批改中,也都把“切合题意”视为中考作文重要的评判标准。2010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作文标准,广州市中考“作文分项分等评分表”,2010年四川省中考作文评分标准,2010年云南省中考作文评分标准都对“切合”、“符合”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区分。
大家都知道,“切合”比“符合”程度更深,但是究竟怎样的文章才算“切合”题意呢?实际上,切合题意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理解:形式上的切合题意和内容上的切合题意。形式上的切合题意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涵:
(1)开门见山,开篇的写作内容直接指向题目涵盖的内容。如萧红的《祖父和我》:“呼兰河这个小城镇里边住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的时候,祖父快七十了。”
(2)全文以题目中的中心词作为写作的连接线,串联起相关内容。如冯骥才的《花脸》,全文关公的花脸作为串联起相关材料的线索,把我热衷花脸、买了关公的花脸、买了花脸之后的相关活动内容和我对关公花脸的喜爱这些材料串联起来。
(3)首尾都能很好呼应题目中的中心词。朱自清的《绿》可谓是样式的典范。题为“绿”,开篇作者写道:“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文章结尾,作者又写道:“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就中考的临场作文来看,在600字要求的作文中,以上三种形式,能很好保证作文在“中心和材料”上能获得很好的分数。
在形式上做到了“切合题意”,就为内容上切合题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般情况下,形式上切合题意后,只有作文的主题不是消的,一般情况下,在中心和材料这项得分上就不会低。特别是在文章的开头,如果能完成点题,并隐含着下文一定的写作内容,就能比较好地完成“切合题意”的要求。
最新资讯
- 1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中小学 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
- 2 心理健康讲座丨居家防疫,做孩子最好的老师
- 3 精彩回顾: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讲授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4 喜报!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荣获国家社科基金优秀社科学术社团奖补第一档
- 5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二期:作业设计信息化,减负提质高效率!
- 6 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邀您观看直播: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7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一期: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是关键!
- 8 湖南教育系统多措并举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 9 保定市博野县教体局“三点发力”,扎实做好微课展示活动
- 10 关于开展2022年度课题申报及新单位会员申请工作的通知
搜索热点
- 1 关于举办“AI赋能创新人才培育与学校特色发展”研修班的通知
- 2 通知丨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邀您参加中小学教育创新活动——教师人工智能(AI)微课展示活动
- 3 关于开展2022年度课题申报及新单位会员申请工作的通知
- 4 通知丨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邀您参加中小学教育创新活动——教师微课展示活动
- 5 人大附中精品公开课汇总——走进名师课堂(11月)
- 6 人大附中精品公开课汇总——走进名师课堂(10月)
- 7 人大附中精品公开课汇总——走进老师课堂(7月)
- 8 精彩回顾——国家基础教育网络扶贫扶智暨大规模推广双师教学调研会
- 9 双师课堂教学示范课
- 10 双师课堂的那些事儿——广西省上林县三里中学双师教学经验分享
意见反馈
-
* 问题反馈:
-
问题截图:
最多3张
-
*手机号: